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温红色记忆,坚守信仰力量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建筑学院暑期“赶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画卷,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10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00年的沧桑巨变,10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恰逢党的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7月15日建筑学院“赶考筑梦”社会实践队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体会那里的沧桑巨变与革命精神。本实践队秉持“召之即来、来之即观、观之必察、察之必省”的信念,在实践任务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身体力行地去感受西柏坡的变化,认真地将每一份调查结果都记录下来,力求将最真实的结果反应出来。

一、实践队成员们参观故居

本实践队参观了董必武、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小小的院落、简陋的陈设,破旧的桌椅、泛黄的墙壁,见证了一群衣着朴素的人是怎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就连沙发、桌凳竟有些也是解放石家庄时缴获的,如此艰苦的条件与其后的丰功伟绩形成了强烈对比,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遗址内的陈列完全按照伟人们当时的真实生活环境安置摆放。在每位伟人的故居院内都救有一颗枝繁叶茂的梨树,寓意水不分离也象征着伟人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艰苦奋斗、同廿共苦、同舟共济、相扶相依的精神。巍巍太行山,滔滔滹沱河,犹记当年岁月,行云流水间,辟地开天。

二、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会址

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实践队成员们都倍感亲切,迎面而来的是五大书记和其他革命伟人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以及中共二中全会的会址。那是一座座具有华北特色的土坯平顶房,它们虽然低矮却不失整洁与庄严,它们的门窗都是传统的小木门和井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地面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屋内的陈设都极其简单,几乎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睡床、桌椅和洗脸用具(缴获的生活用具及外交购置品除外)。其中有一间简陋的不能在简陋的中央军委指挥所,屋内仅仅陈列着三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上贴着三幅巨大的军事地图有谁会想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就是在这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里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

三、实践队成员们采访游客与当地民众

实践队成员们采访了游客,从一份份原始的文件、一幅幅写实的照片,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岁月。在西柏坡革命根据地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这里,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新中国,树立了光辉典范。在新时期,更要做好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以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为要求,牢记群众始终是我们工作的考官,我们才能在新的“赶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游客们通过参观学习,大家详细了解了中国革命伟大征程和新中国建立的艰苦历程,深切体会了什么是西柏坡精神。并且成员们通过与老乡们的交流得知,1987年的时候,包括西柏坡村在内岗南水库周围有几十个村庄,但每个村庄都很小,西柏坡村只有五六十户,二百多人。人们的收入主要是种地和外出打工,但是种地所得收入很少,很多人外出打工,名义上村里有一百多人,但是好多都是户口在村里,而人在外面打工。西柏坡纪念馆是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正式对外开放。在纪念馆未开放之前,这里很少有游客,几乎没有领导来参观视察。但自从1978年纪念馆对外开放以后,旅游业逐渐发达起来,外出打工的人也逐渐返乡回来搞旅游业。旅游业的兴起,使得西柏坡村的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不断检验我们党的初心筑得牢不牢、延续得好不好。西柏坡精神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路标,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许多精神,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精神,已浸润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文化。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正因如此,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负责人联系方式:建筑学院-张梦琳-19882492309-151313423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为他们喝彩——观战残运会

8月30日下午,五营二十八连在体育馆门前集合前往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观看中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中的田径项目,天津奥体中心,被大家亲昵地称为“小水滴”,无论是结构还是设计,“小…… 2018级五营28连连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迎新,我们在现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在大地上的时候,天大的微电子学院也迎来了自己的又一批芯生代。早上六点过,新生排长们就已经整装待发,来到了迎新的帐篷里,等待从五湖四海汇集而来的新一批微电…… 2018级五营28连连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成能工巧匠,迎微电新生

大国工匠,似乎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词。然而,拥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他们,却是非常朴实的普通人。普通到,他们从你身边走过,你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但是,当你走进他们的工作世界时,你肯…… 2018级五营28连连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战场救护,举起生的希望——战地医疗救护培训召开

近年来,突发疾病致人死亡的现象愈发频繁。意外来临时,帮助患者争取抢救时间的急救措施与急救操作尤为重要。为向在校师生教授急救、包扎等相关技能,提高其应对疾病突发情况的能力,2…… 2018级五营28连连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谁与度, 一见人如故——与教官的第一次见面

2019年8月19日早八时,伴随着卫津路体育场缓缓升起的太阳,各大体育场地又刮起了一年一度的迷彩风貌。暑假的空调和西瓜带来的舒适犹在,2018级微电子学院的同学们已经整装待发,在炎炎烈日下…… 2018级五营28连连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洛师学子三下乡感悟:做力所能及之事,有一份光便发一份热
七月如约而至,暑期的校园格外空旷寂寥,只有知了不知疲惫的在歌颂炎日。走出校园,去乡村,去社区,去赴一场青春的约定!7月2日至8日,以“IT筑梦“计算机义务维修队队员的身份,年轻的我们去往玉泉嘉苑小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抗疫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
在2021年的暑假,我和四个同学们参加了本次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赴烟台牟平区、威海环翠区抗疫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政策宣讲”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本次宣讲策划中,组长张怡提纲挈领…
面对面 看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与院长面谈后,跟随着院长的步伐,痴心不渝实践队队员们见到了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爷爷奶奶们。“真的很不忍心,尤其是身为一名药学学子,知道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无法治愈的情况下,看到他们无助的眼神真的觉得…
实践学习
为体会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我们小组决定于暑假期间探索河南红色经典,跟随中原红色足迹,解读红色故事,品味红色年代的红色精神。利用暑期空余时间,认真学习党的红色精神和优良传统。一番商定后,我们…
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区西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党中央、毛席进入北京、解放全…
庆建党一百周年,天安门再看辛程
大学生网报郑州8月13日(通讯员王柯)为了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021年7月20日建筑学院“赶考筑梦”实践队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实地考察。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实践队成员将在…
绿色入社区,美丽进中国
2021年7月20日,西南石油大学“建社绿水青山,筑梦峥嵘彼岸”团队带着学习绿色文化,传递环保精神的目的前往成都市成华区龙祥社区、同乐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打扫社区卫生、学习环保知识、采访当地居民以及…
访塔元庄村,寻振兴秘密
为了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了解乡村振兴过程,2021年7月14日下午建筑学院“重走进京赶考路,共圆乡村振兴梦”实践队来到乡村振兴示范点塔元庄村进行实地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乡村振兴实例,在后期活动…
观红色记忆,践革命精神
大学生网报郑州8月13日电(通讯员王柯)他躲过了鬼子的屠刀,却没躲过导演的“子弹”。于是,电影里一声罪恶的枪响,村长“高老忠”似乎就永远地倒在了那颗古槐树下,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根敲钟的缆绳呢。这是…
塔元庄村变化大,百姓生活安乐多
7月14日下午,本社会实践队继续在塔元庄村参观学习。塔元庄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现在也是正定的一大亮点,现在全村共500户,2030人,其中,共产党员97人,村民代表43人。耕地760亩,滩地3000亩。实践小队通过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