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建学子三下乡: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支乡才美丽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 作者:闫一帆

2021年7月15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曙光,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利用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走上讲台,走进孩子们,温党史,谈梦想,聊诗歌,品诗词,解困惑。作为我大学生涯的第一次支教,感触良多,故作此支教感悟。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七月的天,骄阳似火,蝉声鸣鸣。在一切开始前,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的画面是陶公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疾呼“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身影。我时常在思考,如果是我走进阡陌,我又能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我也在不断自问: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是体验生活?是辅导课程?回想我在农村成长的经历,留守儿童身上不该是这样那样的负面标签,我认为是让孩子们学会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光芒,学会慢慢长大。本着这一想法,我们给孩子带来了为期两周的支教课堂。“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的那种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的光芒真的盖不住!”,看着支部大院里来报名的络绎不绝的身影,队长曹文珂不禁发出了一声感慨。看着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孩子,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也让我们肩上的责任化为心中的无限斗志。

“诗歌或许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可以改变一个人”

初到曹二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顺利,孩子们与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有一些疏离感,孩子们显得有点羞怯内向,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和当地的一位老师沟通过程中,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娃娃有多大事都憋着,就像闷雷一样,你不走进去不行”,我们决定不再拘泥于教学任务,花了好多时间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最终孩子们向我们打开了心扉。

第二天一早,我们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们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拿半截粉笔,开始写下英语、语文、数学,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人生第一首诗歌”几个大字。因种种原因,村中不少孩子家长或常年在外打工,或疏于对孩子们的照顾。不少孩子较之同龄人显得太安静了,就像奔腾瀑布里的石头,突然没有了声响。而诗歌就像一个翻译器,当这些孩子有了感情而无处表达无处宣泄的时候,他就能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心事如风,而风,在小树上舞蹈”七年级的小朋友如是写道。

“二十年之后你会成为怎样的人,你会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是我向孩子们抛出的,同时也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给孩子们设题《二十年之后》,指导孩子们纷纷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歌,让孩子们明白诗歌即生活,生活即诗歌,在诗歌中,他们在发光。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像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孩子们在河流的源头无比澄澈,他们在踮着脚尖,尝试着一点点挪动脚步,或平静,或汹涌,我们来到的目的,就是希望尽可能传递一点点温暖,就是希望孩子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哦,原来我的第一步,有你”。

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村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孩子们都有灵性,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写自己的诗歌,学会面对自我,学会感受自然,学会表达情绪,慢慢长大,亦步亦趋。他们不单单活在一个个刻板的标签里,也并不只是“留守”“苦难”,他们都是在闪闪发光的,那些光芒反而让我们这些大孩子们沉醉,他们最需要的也不是捐钱捐物,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关注的眼神,是我们这些从小孩子中走出来的大孩子们走回去,与孩子们进行情感共鸣。

确然,高考试卷中不考诗歌,但在这里我见过沉默的孩子邀请我见证他成为消防员的梦想,我见过透亮的眼睛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生的第一次思考,诗歌或许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但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

“教育是道光,照亮你我的心”

随着教学任务的推进,我给孩子们穿插了教授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从美食家苏东坡到炫酷将军诗人辛稼轩,从浪漫至死不渝李太白到忧国忧民杜工部,课堂上或啼笑皆非,或表情凝重,从小我就认为,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宝库,这个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内核,是我们,也是孩子们应该了解传承的民族信仰。

“老师,你们明年还来么?”打断了课间原有的欢笑声,孩子们的目光都聚集了过来,充满了期待。“老师们一定会继续回来看你们的,你们要继续好好学习!”“耶!老师们还来。”孩子们质朴的笑声让在场每位队员的眼角一酸,一股暖流流过心中。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孩子回馈给我们的是久违的那种纯粹,那种真实,孩子们用他们的天真无邪,荡涤了队员们的心灵。尽管不清楚我们的支教真正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改变,但我们知道的是现在他们真的很喜欢我们,孩子们是最单纯的,他们都是喜形于色,每天他们总是早早地就就来到我们上课的地方,着急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上课,黏着我们,让我们跟他们一起玩,也许只有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教育是道光,照亮你我的心。

携手 “遇见”最美的未来

回想着14天“遇见”团队与曹二村的“遇见”,从初识一个个活泼的面孔到每一幅画面都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久久不能释怀。“我的孩子们,舍不得你们呐”邻居的奶奶听说我们要走,留下了不舍得眼泪。“奶奶,明年暑假,我们一定还来看您!”队员们的眼眶里也都有泪水在打转。

又是一个清晨,第一缕朝霞洒下,看着身边来送行的乡亲和孩子们,看着心中那条浪花飞溅的小河,这个问题再一次在我脑海中冒出:我们支教的目的是什么?而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声音——携手遇见最美的未来,让孩子们和我们一块长大。这或许是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们最好的一份礼物。关于大学生支教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人与其情感共鸣,彼此互有成长,经此支教,更坚定了我愿投身于乡村建设,为需要关怀的孩子们站好第一班岗。因为这是我们平凡的生活的诗意。

因为刚好“遇见”你,我的支教才美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心陪伴,开启欢乐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7月15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了体育、音乐、感恩、武术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精彩课……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程,将爱传递——“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14日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包括音乐课、数学课、日语课和舞蹈课。在音乐课上,欧奕宏老师教授了基础……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希望,向光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7月13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天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体育课、手工课、文化宣讲课和舞蹈课,孩子们享受到了全方位……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带来多样化教育体验,开启多元化课程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天的丰富课程,为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全面的学习体验,包括手工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和数学课等多元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提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化课程,助力成就无限可能——“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1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书法课、牙齿健康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上,欧奕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基本笔画和……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爱洒乡村 寄予希望——“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7月10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课程盛宴。经过一天精心设计和呈现的课程,队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课程,点亮缤纷梦想——“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9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课、数学课、书法课和体育课。在心理健康课上,睿智的葛颖老师通过小……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堂,携手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8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盛宴。通过多彩的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技艺、兴趣开发和影视鉴赏,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留下一段……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解读汇东村历史 仰颂共产党光辉
二零二一年,祖国十四亿中华儿女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追溯党的…
山建学子三下乡:遇见支教,遇见诗歌,遇见你
2021年7月15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曙光,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利用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走上讲台,走进孩子们,温…
以红色为根基,借红色开新局
恰逢建党百年,为追忆学习红色革命精神,提高拥党、爱党、护党的自觉性,2021年7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实践团赴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开展红色学习实践活…
创城实践感悟其五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迅速不能久留四季更相变化有常,更何况这实践的七天,虽说七天很短,但也很长,因为我认识到了很多,理解到了很多。从开始是的奔赴济宁任城区的激动与喜悦,到实践时的辛…
暑期三下乡——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防溺水宣教行动
近日,河南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现象,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强防溺水的重视程度,7月22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实践团队以实…
助力羊肚菌出圈,勇担青年责任——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茁壮农心”实践队赴河南项城实践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肯定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又对“十四五”时期构建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
“助力乡村,关爱老人”暑期实践团助力疫情防控,担当社会责任
河海大学8月5日讯】(通讯员:沈嘉雯)自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现疫情,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7月29日河海大学“助力乡村,关爱老人”暑期实践团投身志愿服务,参加基…
行进沙地村,体悟绿色情
沙地村位于沂水县泉庄镇,近年来先后获得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示范单位,乡村旅游创业之星等称号,在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发展迅速。近日,山东建筑大学“依依绿色青春行,泱泱华夏报国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究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新销路,助力农户富足新道路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究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新销路,助力农户富足新道路7月29日至8月4日期间,“助农兴商,惠及城乡”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开启了“直播心助农,共筑富足梦”为主题的暑期…
碑下宣誓,重燃激情岁月
人们不应该忘记,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由英烈的血肉堆砌,无数人始终感怀,国富民强,都是由敢为人先的前辈铺路。雨后的港城褪去了一分躁动浮华,多了一分宁静自适,7月的中旬,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