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学子进报社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讯:韩婷婷 夏婷)为了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记者采写能力,7月10日上午,西华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小组前往南充日报社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10名成员被分配到南充晚报、南充日报和南充新闻网,早上10时许,他们正式投入“小记者”的工作中。
第一件事:读报纸,初入门
参加本次实践活动的同学大都没有相关经验,为了尽快适应社内日常采写工作,实践队员来到报社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看官网。
“在看这些报纸之前,我没有想到纸媒也可以做出这么多新花样,这与我平时接触到的报纸都不一样。就《南充晚报》来说,它的版面排版非常灵活,受众范围也很广,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以往纸媒的局限。”在南充晚报记者部实习的队员高兴的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感受。
第二件事:改稿件,长知识 
新闻稿是记者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纸上谈兵”的功夫是检验记者工作的重要一环。进入报社的第二件事就是改稿,将长消息改为简讯,将通讯类文章改为消息类。初来乍到的“小记者”们在办公室忙得热火朝天,有的“小记者”甚至牺牲午休时间,将手头的稿件改完。
一直不停歇的盛子轩颇有感受,她说:“以前没有写过新闻稿,现在通过改别人的稿子,从中发现不少写作窍门。”
第三件事:跑采访,学经验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重中之重。天气温度居高不下,实践队员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主动要求外出采访。“小记者”朱牡丹激动地说:“老师教我怎样现场采访,怎样快速记录关键信息,还对我说‘当记者不是件简单的事,除了需要吃苦耐劳外还要有敏锐的‘嗅觉’。譬如通过吃一碗面,发现老板比平时少放了葱蒜?,就要想到是否这些都涨了价?,然后围绕菜价上涨问题进行调查采访。’感觉很累但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非常开心。”
“提问是记者的天职”晚报记者部主任张松在对小记者做职前培训时说,“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会写,还要会问。提问是个技术活,也是新闻记者的必备技巧。”
在南充日报的实践体验,让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报社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将指导队员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学善做,修炼出满满技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2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