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忆红色岁月,探寻改革真谛”——滁州学院红色寻访实践小队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杨兆越

导语:红色文化是深深植根于我国的历史之中,并且在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的传颂中不断得以传承。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户人家的命运变化可以映照整个国家的沧桑巨变。40多年前,“大包干”开始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推行起来,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改革的成功也是为城市改革提供了借鉴。为了更好地让后人铭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核心与历久弥新的红色岁月,我们“追忆红色岁月,探寻改革真谛”实践小组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小岗村的红色文化,也是更进一步的推广与宣传小岗村的改革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

本次的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由实践前的探讨、线下实地参观和线上组员交流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本次的实践活动实践地点是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改革开放前的小岗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居民建筑都是一些茅草房,墙壁都是由泥土构成,道路也满是泥泞,村民都过着贫穷的生活。1978年11月24日深夜,在那个阶级斗争极为敏感的时代,小岗村的十八个村民,冒着巨大的风险,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在一间茅草屋内,毅然决然的按下了十八颗红手印,签下了生死契约,包产到户。当晚,他们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这也从根本上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包干”也是敢于与时代拼搏的一次伟大创举,突破了当时“左倾”思想的束缚。小岗村经受了很大的压力,但小岗村包产到户第一年就喜获丰收。小岗村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后,写入了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包干迅速在全国推开了。这样的伟大改革精神深深的触动着大家,让小组成员了解到改革求变的重要

1月28号上午实践小组成员先是去往大包干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内,我们也是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往昔“大包干”的每一刻画面,现在仍然能够看到那一份沉重的契约,也正是那一份契约才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继续在馆内参观游览,也是能够看见“大包干”之前小岗村的落后景象,集体劳作,吃“大锅饭”,这也是因为当时1978年安徽省也是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大部分地区10个多月没有下雨,农业耕种也是没有办法进行。小岗村所处的凤阳也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旱情更加严重,不仅如此,当时凤阳县的人口大量外流也是让劳动力人口大量减少。回望当时小岗村的景象,也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旧有高昂的改革求新的精神,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更加拼搏。而对于我们这一代,更多地是启迪,明白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要能够吃得苦中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更美好的人民生活。传承小岗精神,弘扬小岗红色文化,这也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此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宣扬小岗精神,让它的广为人知,传诵千古。

之后实践小组的成员也是前往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沈浩,1964年5月出生。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选派农村任职干部,前往凤阳县小溪河镇任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党员。在小岗村工作的几年里,他兢兢业业,工作认真,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岗村的发展中去,也是把老母亲托付给哥哥照料。在沈浩同志的带领下,小岗村的发展越来越好,一年后道路通了,二年后大包干纪念馆重新建立,三年后村民基本上有吃有住。在这三年中,书记东奔西跑,但他无怨无悔,全心为人民干实事,他是人民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书记”。不仅如此,沈浩也是荣获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时势造英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给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鼓舞与激励,这样也是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在实地的调研结束之后,小组成员也是在线上对于此次的实践做出了总结和感悟,也是为彼此提供更好的学习小岗精神的思路与角度。

习总书记曾说过:“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村的改革影响深远,不仅在农村改革道路上提供了经验,而且也为后来的城市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小岗村的艰辛历程告诉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这也告诉我们青年一代要能够不畏艰险,敢于创新,把思想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

经过几天的实践与总结,小岗村的艰辛历程也是在默默地告诉我们美好生活是靠奋斗拼搏出来的。对于小岗精神,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弘扬的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也是我们青年一代需要实际践行的。对于此次的探寻,实践小组也是会继续学习小岗精神,努力说好小岗故事,让红色精神与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并且能够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去。作为当代的青年,弘扬红色文化与精神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也要能够铭记历史,倍加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者:杨兆越

单位:滁州学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93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探寻红旅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红旅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再仅满足于物质的需要,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显得更为迫切,是进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时期。红色旅游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项新的旅游项目,…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调研队探访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中星街道
焦作市山阳区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手工业与工业文化。近年来,山阳区不断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农村面貌大为改善。2021年1月23日至25日,“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调研队走访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相公庄村
1月18日下午,“乡村振兴·以文化人”调研队(山东)到达了山东省的第二个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相公庄村。相公庄村,是在旧村改造的基础上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该村物产丰富,农业培育发达,地…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调研队探访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郑家店村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调研队(山东)于1月18日上午到达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郑家店村。郑家店村茂林成荫,山明水秀,天蓝水清,其所属的的美里湖街道于1992年成立美里湖旅游经济开发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展卓有成…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探板桥集战斗纪念馆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使高校大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增强时代责任感,从2021年2月3日起,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走红’实践小分队”积极…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调研队再访甘肃省岷县茶埠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定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牧民的思想阵地,才能让乡村振兴真正实现。2020年1月26日,“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子社会实践:探寻春节礼俗,传承优秀文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推麦谷;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为了在节日的喜…
“爆竹声中疫情除”社区企业调查团成功召开启动会议
2月16日上午9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爆竹声中疫情除”社区企业调查团通过腾讯会议成功召开了第一次启动会议。本次会议由队长阮天逸组织,调查团全体八位同学参与,此次会议旨在确定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具体…
“乡村振兴·以文化人” 调研队拜访甘肃省岷县茶埠镇
2020年1月25日,“乡村振兴·以文化人”调研队(甘肃)来到了甘肃省岷县茶埠镇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实地调研。1月25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了甘肃省岷县茶埠镇茶埠村。走进村落,首先呈现在调研对面前的是干净整洁的…
探寻家乡变迁,重温奋斗历史
这个冬天,南航学子在行动!为了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家乡的变化以及这几十年来家乡人的奋斗经历,我们开展了这个以“探寻家乡变迁,重温奋斗历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身处三地的三名南航学子通过走访调查、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