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浮迹行”社会实践队探访浮石飘色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黄森淼

7月25日,“浮迹行”实践小队的队员们开始对江门市斗山镇浮石村的飘色传统进行实地考察。本次下乡考察的目的是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醒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视。

古人云:祖宗之法不可违。在这个经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社会,文化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浮石飘色文化是扎根于浮石村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时光沉淀的文化,在人类思想文明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浮迹行”实践小队为了让浮石飘色文化得到弘扬,队员们结合实际下乡考察得到的经验,挖掘其中内涵,推广宣传这种地方传统文化。

在开始实地考察前,王慧敏队长首先让各位队员们各自在网络上浏览各种关于浮石村飘色文化的信息,而其中有两名队员在图书馆查找翻阅到了相关浮石村的历史资料。队员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才使实践队的队员们对浮石村的飘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浮石村的飘色,便需要进行实地走访,才能得到更真实、更确定的资料。而“浮迹行”实践小队就为此付出了行动。

王慧敏队长将下乡实地考察的任务布置给候珏和李炜玲队员,这两名队员负责对浮石村的飘色文化进行材料的采集,便于小队后期宣传工作的进行。

7月25日早上,两名队员经过长途奔波,终于到达此次的采访地点——浮石村。

还未进村,在远处便能看到村口写着“浮石”的硕大牌坊。进入村子,两位队员便赶往浮石飘色传承基地,想要一睹飘色“芳容”,这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当两位队员到达时,却发现大门紧锁。当问到负责人为何大门紧锁时,负责人回答:“飘色只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进行表演,主要是用来庆祝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为这些节日增添热闹的气氛。”见不到仰慕已久的飘色,两位队员纷纷表示十分遗憾,不过还是选择继续在村子中走访,收集更多关于飘色的信息。

在村子中走访的时候,两名队员对遇到生活在村子里的村民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村子飘色的了解情况。在采访村民,简单了解到村子的情况后,采访队员李炜玲询问:“村里有年轻人去学习传承飘色特色文化吗?”“有的,这个飘色表演的话,小孩子是负责被抬着的,所以说小孩子的体重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每两三年都会选出一批愿意去学习飘色文化,而且家长是同意的小孩子去进行这种学习教育,然后年轻人的话也是,就会选一些也是愿意去表演乐意传承文化的去进行教学。”村民如此答道。

在向负责人深入了解飘色文化后,两名队员得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汉族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村中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她们决定往北帝庙走上一趟。

在北帝庙的庙前,依旧是一座十分显眼的牌坊。李炜玲队员和侯珏队员走进北帝庙,找到了有关浮石飘色的重要信息。她们在庙里的一处地方看到有关浮石飘色的介绍,上面详细记载着浮石飘色的由来、飘色的主要内容和近期飘色的发展:台山浮石飘色来源于“陕西高抬”清代和民国时期,北京和各地陕西会馆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上街表演。清代乾隆年间,石举人赵家璧上京会试时,在无意中“识破机关”,掌握其中秘密,带回乡中推广,经过近200年的传承,形成今天独具一格的浮石飘色。其形式以及原理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色板,而色板上装饰着固定姿势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着,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飘然欲飞故此而叫飘色。每架飘色以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定名,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吕布貂婵”、“木兰从军”、“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1996年,浮石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

北帝庙一行,也是此次走访的尾声。虽然这次的走访没有真正观看到浮石飘色的表演,但在对村民们的采访、负责人的讲述和参观北帝庙之后,也总算对浮石飘色文化有了深刻的见解,也算是不虚此行。

浮石村的飘色文化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凝聚了百姓丰富的智慧、多彩的艺术,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得到后辈的传承与发展。“浮迹行”实践小队希望通过队员共同的努力,使浮石飘色文化被更多新时代的年轻人关注、接受、喜爱,让飘色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心陪伴,开启欢乐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身心素质。7月15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当地的学生们带去了体育、音乐、感恩、武术和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精彩课……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程,将爱传递——“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月14日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包括音乐课、数学课、日语课和舞蹈课。在音乐课上,欧奕宏老师教授了基础……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希望,向光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了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提高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7月13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天丰富多彩的课程。通过体育课、手工课、文化宣讲课和舞蹈课,孩子们享受到了全方位……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带来多样化教育体验,开启多元化课程之旅——“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一天的丰富课程,为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全面的学习体验,包括手工课、语文课、心理健康课和数学课等多元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提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化课程,助力成就无限可能——“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1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包括书法课、牙齿健康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旨在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书法课上,欧奕宏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了基本笔画和……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爱洒乡村 寄予希望——“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7月10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课程盛宴。经过一天精心设计和呈现的课程,队员……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多元课程,点亮缤纷梦想——“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9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课、数学课、书法课和体育课。在心理健康课上,睿智的葛颖老师通过小……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缤纷课堂,携手同行——“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8日,“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为高州市根子镇元坝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盛宴。通过多彩的课程,包括安全教育、手工技艺、兴趣开发和影视鉴赏,我们希望给孩子们留下一段…… 王静琳 伍兆晖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抗疫调查小队”居民防疫调查活动顺利完成
2020年7月28日起“抗疫调查小组”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抗疫情况调查暑期实践活动,在调查期间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走访和交谈,小队成员对疫情期间各行业人群的抗击疫情的方法和认识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小队…
云独村介绍
云独村是宅梧镇泗云村委会其中一条自然村,位于宅梧镇北面,前有鱼塘,背后环山,环境优美,唯有一条524县道与外界联系,距镇中心大约16公里。云独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作战图图中标注为三清三拆三整治项目分…
浮迹行”社会实践队前期工作安排
自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由教师教育学院19级教育技术学1班的13位学生所组成的“浮迹行”多彩乡村主题教育社会实践队对队员的工作进行了安排。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会议的形式包括:使用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的…
“浮迹行”社会实践小队的近期工作总结会议
8月6日晚上,“浮迹行”实践小队召开了最新的总结会议。会议的形式依旧是使用腾讯会议APP进行线上交流,并在微信群中解决队员们提出的问题。本次会议主要针对上级干部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讨论分析,同时为整个实…
走进玉树中达乡 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走进玉树中达乡——体验当地风土人情7月26日上午八点,为能好地了解玉树当地的民风民情及民族文化,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中达乡,对当地的一些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抗疫精神进课堂
为将前期实践中所领会的抗疫精神进行弘扬,传递疫情特殊时期的正能量,7月31日下午,“星火传递”实践团成员刘香春于所居地附近的辅导机构落实“抗疫精神”的宣传工作,将“抗疫精神”带进课堂。此次活动从疫…
探人间烟火,享美丽生活——地摊文明调研
探人间烟火,享美丽生活——地摊文明调研(通讯员唐益群、冯琰君、石金睿)2020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
在实践中探索教育 在陪伴中寻找成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春战役,团旗高扬”云帮扶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云课堂在线辅导”…
河南科技学院三下乡:热心支教,守护筑梦之花
河南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热心支教守护筑梦之花中国青年网焦作7月19日电(通讯员尚宁宁)2020年7月19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
实践队员随帮扶人员走访河南谭店乡全新认识扶贫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加了解扶贫政策,时代好青年实践团队于8月7日采访了西平县扶贫工作者吕女士并随吕女士下乡了解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实践队员采访吕女士队员胥柯伊摄据吕女士介绍西平县不属于贫困县但是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