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濠荟队伍宣传组讯(通讯员 欧文妮)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海为鲜。为了解潮汕地区特有的海鲜——薄壳,2020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潮濠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对薄壳盛产地——汕头市濠江区马滘街道东南部的凤岗社区,俗称“鸡岗”,进行了的云调研。

凤岗社区区景 俗称“鸡岗”(通讯员:黄思)
凤岗村现有养殖薄壳的海滩涂面积约1000多亩,至今仍保持传统的生产作业流程。在薄壳盛产的夏季,每天的薄壳产量约有4、5吨。
采摘薄壳在潮汕称之为“洗薄壳”。经调研,薄壳依附在海底的岩石或者养殖者专门做的“薄壳埕”上生长,采摘时需要人潜入水中用刀割才能取出,所以薄壳的采收并不容易,需要水性好,体格壮的男性才能胜任。



薄壳的采收(通讯员:黄思)
在当地,人们炒薄壳必配金不换(鱼生菜),使其具有独特的香味,好吃到停不下来,所以潮汕有“吃薄壳找不到屐”一说,比喻食客吃剩的薄壳壳能把鞋子淹没。

鲜美的炒薄壳(通讯员:黄思)
深入调研时,我们发现薄壳深受人民的喜爱不仅因为味鲜美,更因其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
薄壳的生产、采收及其加工,都由潮汕人民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潮汕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薄壳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地人挑拣薄壳(通讯员:黄思)
如今潮汕薄壳美食也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薄壳产品(通讯员:黄思)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队伍见识到了薄壳从“泥贝壳”到餐桌美味的全过程,让队员们见识到了潮汕美食的魅力。相信有了这次调研和宣传,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潮汕当地的特色美食。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潮濠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责任编辑:欧文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8年8月,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在海伦市、同江市等地完成了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鱼皮画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9月3日,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赫哲民族文化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当地展览馆手工艺品展览、保护情况、技艺传承情况……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16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赴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赫哲族博物馆参观游览,本次调研旨在进一步认识赫哲族民族文化。调研团共7位成员参加此次调研。 ……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15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同江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对其负责人张丽静老师进行了采访。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赫哲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而加深对赫哲……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本站讯:8月10日,阳光明媚,气温宜人。为了解赫哲族文化教育的实际开展状况,获取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赫哲族文化教育建设的相关资料信息,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对……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8月7日,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踏古寻艺调研团前往黑龙江省海伦市向游客进行有关赫哲族技艺有关的问卷调查,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赫哲族传统技艺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调查……
孙瑛铄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2017年8月7日,山东大学(威海)“踏古寻艺”调研团在哈尔滨、佳木斯、抚远等地完成了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到鱼皮画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得出了非物质文化遗……
王越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9月1日,商学院踏古& 8226;寻艺调研团对同江市八岔赫哲族自治村村委会进行了电话采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了解八岔村赫哲文化目前的保护状况和了解政府部门对于赫哲族非遗活态保护和市……
王越 大学生网报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