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郑州大学“携手生态保护,助力黄河发展” 实践团队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进行实地调研

来源: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郑州大学材料科学

8月12日,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携手生态保护,助力黄河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及街头采访。

武陟县是首个拥有“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桂冠的县城。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武陟县恰好位于豆腐腰开始的地方,闻名于世界的“悬河”就从这里发育。在武陟县,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村名、地名与黄河直接相关,它们见证了当年劳动人民和黄河水患的伟大斗争,留下了治河的永久记忆。

受疫情影响,实践队员们无法在线下面对面地讨论,但队员们参与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通过查阅有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文献资料和相关媒体报道,队员们最终选择了焦作市武陟县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二站。经多次线上的视频会议与多番激烈讨论,队员们选出了两位代表前往武陟县实地调研并在街头进行采访。此外,根据之前所制作调查问卷的数据,队员们确定了此次采访焦作市及武陟县居民的有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上午9时,队员们抵达了武陟县的著名景点:嘉应观。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是雍正元年为了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所以特下诏书开始建造嘉应观。正所谓,“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它承载了太多当地有关治理黄河的历史。

队员们来的路上与出租车司机进行了简单的交谈,询问了有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情况以及保护措施。“市区里面的居民对黄河了解不是太多,因为光是路程就有几十公里,所以对黄河都不太了解。”司机师傅告诉队员们。

下车后队员们参观了嘉应观内的著名建筑,例如御碑亭、严殿、大王殿、恭仪亭、舜王阁等。这些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建筑群记录了当年治理黄河的壮观场面,虽然时过境迁,依然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嘉应观出来后,队员们又找到几位当地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对于黄河流域生态问题了解较少,有待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宣传。

离开嘉应观,队员们来到位于嘉应观乡秦厂村的人民胜利渠。这是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

队员们从相关人员的口中得知,人民胜利渠是为了更好的开发黄河水资源而建立的,主要解决焦作、新乡等豫北地区的灌溉问题,与刚开始相比,如今它的灌区已经遍布多个省市,为城市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真正把黄河“水患”变“水利”成为了现实,是中国人民治黄历史上一座崭新的丰碑。

队员们来到焦作市街头,对出租车司机、大学生等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人展开了采访,问题主要围绕居民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居民对黄河流域保护的建议等。

“政府很重视这里农业。但有些缺乏环保意识的居民污染环境,对当地的水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希望政府和社会可以多多宣传黄河流域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一位女大学生告诉队员们。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许多受访者对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较低,本人也没有参与过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相关活动,仅仅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系列措施改善黄河流域污染现状,通过在黄河边开发生态旅游区等举措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队员们在返回的途中,一位大叔向我们提出了几点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措施:“首先需要开发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区用于参观和旅游,沿途要做好宣传,这样才能引起居民的重视;其次黄河流经我国多个省份,不仅仅影响到各地农牧业的发展,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之地,所以希望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

这次街头采访让实践团队更深入地了解了焦作市和武陟县居民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意识,从与随机被采访人员的沟通中队员们发现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和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总之,黄河的治理任重道远,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社会、人民共同努力,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响应并形成环境保护的氛围,人民环保意识提高,当每个环节都做好,相信黄河的高质量发展必定会随之实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5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第六天
【最新动态光电学院】“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疫情期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生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论是在生产端流通段还是销售端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重振经济和生产,我们“共抗疫情逐梦小康”…
拒绝舌尖上的任性,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拒绝舌尖上的任性,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革除陋习,拒食野味”实践队2020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在新年伊始,疫情的爆发,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野味”上。滥食野生动物不…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杨晓璇】“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第六天
【实践感言光电学院杨晓璇】共抗疫情逐梦小康实践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党和国家对疫情大力管理控制,全体公民尽量待在家不出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工厂停工,学生在家上网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迎…
暑假实践活动—志愿活动在路上
在2020年8月12日,在贵州桐梓县狮溪镇狮溪村的会议室正在开展志愿活动。在这里我们做好提前准备,由村长任带头讲述我们本次活动的意义和关于今天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准备,这次我们要去往精准扶贫的村民家进行打…
青春出行,助力疫情防控
为了响应国家“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号召,8月12号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童梦启航,助力扶智攻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以“青春助力,成就梦想”为主题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队伍严格按照疫情防控…
“百廿今回首 寻访筑梦人”——山东大学“二十不惑”团队采访优秀毕业生王浩瑜
8月11日,山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优秀毕业生王浩瑜学长接受了山东大学“百廿今回首寻访筑梦人”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二十不惑”团队的采访,讲述了政管学院搬迁到青岛之后政管学子的学习生活与自己的求学历…
2020.8.13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
八月十三号是烟台大学光电学院“走进大棚小分队”社会实践的第7天。第七天是“走进大棚小分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当下全队正在终结这七日的大棚实践经历,由于第七天已经没有了具体的深入活动,所以“走…
进城务工助力家乡发展 新兴产业推动脱贫攻坚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贫困地区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进城务工一族,他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深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及其家乡脱贫情况,重庆工商大…
湖南大学生三下乡:情暖童心,托举童梦
邵阳学院城乡建设学院“童梦启航,助力扶智攻坚”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们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8月11日是志愿者进行支教的第二天,经过昨天的接触,志…
8.13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任清华】社会实践感言
八月十三日是烟台大学光电学院“走进大棚小分队”社会实践的第七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对于七天的实践活动感慨万分。“谁让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有时雨”真是岁月神偷。时间匆匆流逝,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