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北京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 作者:华水环工“乡之风

垃圾分类——北京

——“乡之风”社会实践队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帮助下,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最初的分类桶是居委会成员用省下的年终奖购置的。分类后的垃圾由居委会联系的小贩和企业来清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民们从未中断。

19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学生也行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分类投放和搜集废电池,人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还帮助京城一家连锁店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北京的一些大学、中小学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继进行垃圾分类尝试。在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和一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女博士的帮助下,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们还用回收换来的钱建立了一所学校。

1999年4月23日,在宣武区白纸坊的建功南里小区社区,中国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正式启动。从这天起,居民将改变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分类投放,政府环卫部门改变混运的方式而分类清运,分拣和回收。它意味着在这里丢失多年的老传统,终于被拣了回来。

2010年,中国北京在学校、饭店及社区共700多个试点,放置废品处理机、可将废品燃烧90%、并将残渣分解为有机肥。

2010年起,北京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数据显示,2010年6月,纳入统计的2927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共产生生活垃圾20万吨,但厨余垃圾分出量不到实际产生量的10%。

2010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曾公开征求民意,其中规定,“不遵守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011年11月18日,正式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其中针对“垃圾不分类将罚款”的条款已删除。正式条例提出:本市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提出,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但截至目前,具体办法仍未出台。

2013年5月16日,丰台区花乡富锦嘉园社区,垃圾收集点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位于大兴黄村的枣园北里,是北京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很多人曾到这里“取经”学习。但是,8月29日,在这个昔日的“明星小区”,多个厨余垃圾桶里扔着球鞋,其他垃圾桶里堆满果皮等物。

2019年5月29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了解到,北京将推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商业办公楼宇、旅游景区、酒店等经营性场所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2019年年底前,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将编制完成,对垃圾分类标准、投放要求、收运及处理过程进行系统介绍。

2019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市城市管理委起草《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及说明,即日起至11月13日,在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和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上公开征求意见。

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20年5月1日实施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

6月29日下午18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上学习会暨中期总结会在团队QQ群通过群视频的方式顺利开展。参与暑期社会实……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图书馆查找资料活动

6月20日,“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团队负责人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图书馆进行了有关连云港市年鉴、连云港……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问卷调查活动

6月19日10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队长冉小江的带领下前往连云港市万达广场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展有关连云港市……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线下培训会

为进一步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践效率,6月18日上午11时,“聚焦电商发展·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苍梧校区……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

6月12日上午十一时,“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会于通灌校区明德楼105成功召开。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全体同学参加……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 ——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

6月22日上午10时,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五站前往了赣榆区海头电商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参观走访赣榆区海头电商商户,了解赣榆……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四站 ——东海第二站

6月22日上午,“聚焦电商直播·助力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东海行”第二站顺利结束。本次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进一步了解东海县不同区域对于……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 ——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

6月21日上午9时,文法学院“互联网+电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三站来到连云港市东海县,参观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园区企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 陈湘子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无限探索,永不停歇
无限探索,永不停歇——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市科普基地“青春飞扬·燃情盛夏”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趣味数学小课堂凯鲁亚克曾说:“在路上,所有人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而在路上的志愿者们,同…
垃圾分类——广州
垃圾分类——广州——“乡之风”社会实践队2011年4月7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广州成为国内第一个立法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该项工作的目标是,垃圾分类率力争达50%,资源…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2020年7月16日,今天是许昌学院信工院“锻炼在身,健康随行”防范疫情宣讲队进行线上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预防溺水”。夏季烈日炎炎,暑气熏蒸,下水游泳的人数增多,但稍…
办事中心功能多,便利市民多得利
为了响应国家“最多跑一次”政策的号召,正在冲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舟山市在跑改落实上也是狠下功夫,获得了许多跑改的实践成就。团队成员跟随他们成功的脚步,探索并学习舟山市优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经…
国内推行垃圾分类效果
国内推行垃圾分类效果——“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尽管小区门口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但仍然各种垃圾混杂、免费发放的可降解垃圾袋也被用来装其他垃圾。在北京、杭州等,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4年,却未见明…
安全永记心中
实践虽结束,安全永记心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每一位队员都十分珍惜最后的维修活动。在今天的维修过程中有的人选择亲自动手,独立选择完成一项维修任务。就像是检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实践虽结束,安全永记心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每一位队员都十分珍惜最后的维修活动。在今天的维修过程中有的人选择亲自动手,独立选择完成一项维修任务。就像是检验…
点点星光 汇成大海 ——梦启支教团开展招生及课程录制工作
7月15日下午3时,为顺利开展线上支教活动,使更多的山区学生受益,支教团全体成员于南湖校区杏苑一号楼团员活动室对参加往期支教活动的山区学生进行电话招生,后转至博学四号楼开展教学课程录制,开启了支教…
一切既始 蓝图初展
一切既始蓝图初展——记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科普抗疫”暑期三下乡活动2020年暑假期间,为更好地开展科普防疫知识宣传工作,更加展现我们青少年奋斗的美丽一面,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
口口相传,品红色味道
7月15日,五团十三队一行12人继续在王村口镇调研当地的红色文化与旅游。本次12名成员分为两队,分两路出发对当地的村民进行采访。从采访的过程以及内容中,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王村口红色旅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