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扬民间工艺之风,探华夏文明之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喜凤 陈凯乐

“传承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和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了解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寻乡问艺”实践团前往日照市东夷小镇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问卷调查初知民意,手艺大旗亟需举起

为充分了解广大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现状,实践团队首先在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网络问卷,邀请各年龄阶段、各行各业的网友填写问卷,并实时反馈问卷显示出的各项数据;其次,实践团队抵达东夷小镇后对过往游客发放纸质版问卷并进行采访调查。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实践团队后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调研数据。通过研究问卷数据以及采访调查,实践团队了解到大多数人对传统手工艺了解不多并且缺乏相关知识,但大多数人都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持积极态度。此外有热心的专业人员向实践团队指出,现在各地难以形成一个合力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缺乏统一管理,而且传统手工艺行业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行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一方土地一张桌,一套纸笔一婀娜——姓名作画

初访东夷小镇,实践团队观察到桥头一位老师傅在摆弄笔墨,墨水颜色各异,但无一不显示着中国水墨的特色,画笔扁平,仿佛是一个个小石块。团队成员随即上前,了解到老师傅是“姓名字画”的民间艺人,从事这个行业已有40余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姓名字画”这项技艺,实践队员认真观察师傅画作,只见老师傅用专业的绘画工具,轻轻蘸点颜料,一笔一画一勾勒,由龙凤、山水、花、鸟、鱼、蝶等组成的笔画交融,构成了看似一幅画,细看是一幅字的美妙,围观的游客纷纷对作画师傅熟练的绘画技巧表示赞赏。在问到大爷对姓名作画这项技艺的看法时,大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项传统文化,不要让姓名作画就此断绝。

一番火热塑型像,几分揉捏变圆方——吹糖人儿

“吹糖人嘞,咱们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吹哈,咱从小感受老文化啊,不上清华上北大了哈!”一句简简单单的吆喝声,唤醒了多少人儿时的回忆。为深入了解“吹糖人”的手艺,“寻乡问艺”实践团采访东夷小镇吹糖人的摊位,进一步分析吹糖人这项手艺的发展状况。刚走近吹糖人儿的小摊子,各式各样的糖人儿便映入眼帘,实践团成员表明来意后,李师傅便开始热情地为实践团队介绍自己与这项手艺的点点滴滴。李师傅对吹糖人产生的情感源于自己对这项手艺难忘的儿时记忆,并且在后来自己从事吹糖人的二十多年里也一直很开心,看到游人喜欢自己吹的糖人,会涌现一种自豪感。经过李师傅的介绍,实践团队了解到“吹糖人”这项传统手艺虽然学徒多,但最后坚持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止于耐不住原料的高温以及生活的压力,李师傅的一词一句中都透露着满满的遗憾。随后,李师傅开始为实践队员展示“吹糖人”的手艺:首先用小铲取一点冒着热气的麦芽糖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另一人嘴衔一端捏出的细细的“糖管”开始均匀吹气,待吹起泡后,师傅迅速把麦芽糖捏成指定的形状,最后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吹出动物的身体上,一个栩栩如生的糖人便做出来了。采访过程中李师傅不断强调希望能有更多人继承“吹糖人”这项手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创新,把“吹糖人儿”推向国际的舞台,让这一民间艺术继续绽放光彩。如今儿童的玩物日益增多,糖人儿已逐渐退出孩子们的视野,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糖人儿”已然成为一个陌生的名词,“糖人”挑子也早已被人遗忘,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难觅其踪迹。经过此次调研,实践团了解到吹糖人儿这门手艺在中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瑰宝,继承的人却很少,这个行业亟需更多仁人志士加入,让这项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非遗传匠心,文脉颂中华——日照非遗工坊

非遗汇聚传统文化精髓,涵纳经史子集等高级文化形态,亦涵盖口头传统等文化形态,以艺术方式表达更是载道的文化,隶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寻乡问艺”实践团走访日照非遗工坊,受到工坊负责人王子墨老师的热情招待,经过与王老师的深刻交流,实践团得知:民众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识仅限于浅层次的了解,各方面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最有能力把各项手艺传承下去。日照非遗工坊是面向各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公益非遗传播基地,在全国还有上百家类似的工坊,其目的与初衷是希望通过大学生加入非遗文化的传承,使中华文化中的民间手艺得已发扬。最后,王老师向实践团队成员详细讲解扎染、木板画,刺绣,黑陶、竹编等等非文化遗产的历史,队员们切身体验到手工艺的魅力,并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非遗保护与民间手艺传承势在必行,这不仅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也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重视传统民间工艺的文化艺术价值,组织力量、增加投入、加大宣传、加强管理,为非遗保护与手艺传承提供保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6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大工学子赴江西南昌、景德镇寻访校友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传达同窗之问,求教人生至理。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积极搭建我校同学与已毕业大工校友之间的交流沟通的桥梁:1月13日至16日,由第五期青羽·踏足迹寻桃李社会实践团在江西…
源泉工程,让前浪带动后浪
遵循着寒假返校宣讲的传统,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河海大学机电工程院的绵阳中学河海宣讲团的团员们来到了他们的母校,绵阳中学,并在母校校方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源泉工程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为他们的学弟学妹…
[寒假社会实践]重游红色革命区,学习长征革命精神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感悟和学习长征精神。2019年12月28日“探访红军长征路上的神木垒”团队一行来到雅安宝兴县,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亲身感受当年红军的长征精神。当日,该团队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
关于乡村文化的调查(一)
关于乡村文化的调查——寒假社会实践第一天河海大学甘肃会宁的同学组建了凌薇亭客实践团队,开展本次“关于乡村文化的调查”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锻炼…
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赴河北衡水中学母校行
大连理工大学学子赴河北衡水中学母校行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以及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安财学子返乡探振兴
自古圣人之言学,咸以躬行实践先。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
调查日照大学城社区生活满意度
为了更好的了解在当今时代人们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帮助更好的服务人民。2020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探社达人实践队在日照大学城各个园区进行满意度调查。走进大学城东升园区,实践队员与门卫就人们…
峥嵘岁月七十载,青年腾飞新时代
2019年12月10日16:30,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8级教育技术学二班团支部于A202举行“峥嵘岁月七十载,青年腾飞新时代”团立项活动开幕式。本次活动由团支书李婷主持,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介绍了团支部立项活…
赏黑陶艺术芳华 讴歌崭新时代
赏黑陶艺术芳华讴歌崭新时代为积极响应国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经典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1月11日至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陶韵悦行实践团到达日照市两城黑陶厂,由此探寻龙山黑陶的发展历程和市场…
寻访民间两城文化,感受黑陶匠心意蕴
寻访民间两城文化,感受黑陶匠心意蕴为响应国家号召弘扬中华文化,了解文化传播及发展现状,感受黑陶所承载民间手工艺者的匠心精神,体验两城独韵的黑陶文化之博大精深,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陶韵悦行队于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