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家乡文化,传承时代底蕴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孤独者

探访家乡文化,传承时代底蕴

——访浮来山、刘勰故居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一切事物都在飞速发展,而一些东西却逐渐被人们遗忘。人们往往注重了新事物带给我们的便捷舒适,却忽视了最本根的东西——文化。文化可谓每个人成长所必须的东西,我们需要文化去熏陶自我,去发展自我,在离开家乡时还需要文化来展示自我,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于其一生可谓承前启后,贯穿始终。由此土木1801团支部成立恭敬桑梓实践队,回到家乡去寻找记忆里遗忘的那份文化的底蕴,那份历史的厚重感。探访那份最纯真、最朴素的文化,了解最亲切的风俗习惯,寻找那个标有闪亮家乡名片的自己。

这一站,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景区,作为莒县文化带头单位,浮来山可谓载满了莒地的灿烂文明,见证了莒地数百上千年的繁荣沧桑。在与景区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并确认接收实践项目后,部分实践队员来到浮来山景区找到了相关负责人王经理,在表明来意以及调研方向后,王经理表示十分支持,并愿意为实践队提供帮助。

在王经理的带领下,沿着山涧小溪,走过《文心雕龙》石刻,队员们来到了定林寺。十分感激的是,王经理为我们安排了专门的讲解人员为我们答疑解惑并做一下讲解。从讲解人员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另外,定林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循迹之地,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然定林寺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具有3500年寿龄的天下第一银杏树.当问到此树的来源时,讲解人员很遗憾的告诉我们无从考证了,但是此树倒是有着许多历史故事,鲁、莒两国国君曾在此树下结成友好同盟。刘勰在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郭沫若曾来此山参拜,亲手题下“文心亭”、“校经楼”。

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作为历史上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此书对莒地影响可谓非同小可。于是实践队员刨根问底的向讲解人员问此书对后世尤其是莒地后人的影响,讲解人员说道:“每年高考来临之际,莒地学子会来到刘勰故居拜上一拜,祈求金榜题名。而刘勰也成了人们心中“考神”的这么一个精神寄托。”还有就是在之前的走访中,我们也看到莒县各个中学都会有一尊刘勰雕像,《文心雕龙》这一巨著,也作为地方特色课程在各中小学中开展。莒地文化,刘勰可谓功不可没。这也是最具莒地特色的一大文化。

提到文化传承,除了学校方面的努力,我们也向讲解人员了解到,每年待到银杏叶黄时,景区都会在树下重演莒鲁会盟的历史情景,同时也会开展一些福寿文化节、银杏节等活动,意在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我们问到下一步的文化传承计划时,这位讲解人员并没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了解完毕后实践队员再次回到了景区办公室向王经理汇报了一下实践队了解的内容。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与王经理合影留念后,便作别了这座神秘古朴的大山。

经一晚时间的休整后,实践队员再出发,于20日9点左右到达国家二级博物馆——莒州博物馆,进行下一步的实践任务。由于事先没有联系博物馆相关人员,队员们先拜访了馆长。老先生是位认真负责的人,一开始实践队被告知博物馆不随便接收实践项目,必须真正实践后才可盖章通过。这也着实给实践队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于是实践队认真的向馆长先生介绍实践项目以及实践流程计划,老先生了解清楚后才同意接收本次实践。

队员们依次走过莒文化陈列、刘勰纪念馆、名人字画、文化瑰宝、历代石刻、革命史等6个专题展厅,认真阅读各种材料,听取讲解人员的讲解,感叹莒文化历史浩瀚之时也沉醉于各式展品之间。第一个展馆前石刻介绍到,莒县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是山东东南部地区的文化中心和代表。莒地古城堡遗址达十几处,古遗址、古墓葬已发现1291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像文字,把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推了1500余年。凭借着辉煌的历史和影响力,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参观完毕后实践队员向工作人员问到关于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努力。莒州博物馆是一个融文物陈列、 书画展览、文物修复与保护、学术研究、旅游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中,莒文化陈列中的东夷序曲、文明曙光、莒国春秋、城阳史影四部分,是他们在传承方面的集中体现,为的是莒地后人不忘璀璨文化并承之用之。

通过访问浮来山以及莒州博物馆,实践队收集到了许多关于莒地历史文化的有效资料,达成了的原本的实践构想,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现状,也深深感悟到莒地文化的厚重。莒地郎儿多才俊,传风颂祖还看今朝。

至此日照莒县一站的实地实践任务已全部完成,下一步进行资料整理以及网上问卷发放。

团队名称:敬恭桑梓实践队

作者姓名:马芃晟

联系方式:电话:15263351289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新发展,共推乡村振兴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社会想要发展,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乡村想要振兴也是如此,必须革故鼎新,吸取以往之精华,加以创新改造,才能创……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缩小城乡差距,共同奔赴小康

近几年来,城乡差距一直在缩小,但终究有着一定的距离,虽然在全国许多乡村都已经改头换面,全面脱贫,但是要达到城市的水平还需要不少的努力。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保证村民们的……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携手追梦,共创未来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奔赴小康生活,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时代在发展,近些年来,国家致力于乡村振兴,颁布了与之相关诸多政策…… 孔勇军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土地承包带来乡村振兴新动能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宪法确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环境卫生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直接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需要整体规划……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植业强“芯”,赋能乡村振兴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 曹铭洋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乡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 金芮萱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

4月23日至24日,我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新一轮授课活动,此次教学聚焦于高中政治必修四《规律是客观的》,实习队指导老师刘…

筑牢安全防线,共担时代使命

4月11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龙门书院1号学生社区2420团支部和2314团支部于历史与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国家安全教…

衡师2025届经济与管理类行业性招聘会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

(通讯员:廖航瑜、皮潇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衡师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届毕业生大会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顺利召开

(通讯员:廖航瑜、程钰淇)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毕业生相关工作,提升就业质量和育人成效。4月16日下午,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将爱心传递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
我眼中无锡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无锡70年的变化,从我一家看无锡大多数家庭的变化。在无锡我就觉得随着经济发展,有些以前看起来很难得的东西变得寻常,现在我们早就不会因为衣食行而发愁,住的方面如果不要求学区房,或者市中…
律行三下乡,不可磨灭的回忆
仰望星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七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为身在祖国的怀抱而感到自豪!我们与八屯村的村民们一起回忆历史,以“忆祖国七十过往,期祖国未来…
湖北大学生赴郧县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暑假
孩子就像一块无瑕的玉,需要我们精心雕琢;孩子就像一朵美丽的花,需要我们耐心培育;孩子就像一曲动听的音乐,需要我们仔细聆听。听说远方的山里,需要带去一些欢声笑语,我们无比期待将至的这片热土。7月11…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传媒学子到市区为孤寡老人作宣讲
为了呼吁广大社会人士多多关注孤寡老人,7月7日,传媒学院“博爱青春”志愿者团队走出校园,走进市区,通过发放单页、宣讲等形式,号召市民提升对老人的关注度,给予更多老人一个有幸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湖北大学生五峰支教行——努力前行,不问归期
时光荏苒,支教时光已经接近尾声。7月26日是是最后的文艺汇演,也是检验这20多天学生和老师成果的时刻。为了这一天,孩子们辛苦用功排练,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老师们也夜以继日的赶策划写稿子。在学生食堂门口…
红船精神,党的先进性之源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
向阳花开新时代:河南学子赴董堤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7月6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开新时代”义务支教团抵达新乡封丘县城关乡董堤村开展为期半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教育。在玩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支教队员所在的董堤小…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趣味运动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学院的爱向暖阳薪愿行小分队于2019年7月9日来到了十堰五峰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支教活动。转眼间支教活动已经进程过半了,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度过了十天,简单的教学是不能足够的吸…
“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寻找建国70周年足迹团队实践活动心得
2019年7月,我们“建国70周年足迹调研团”拜访了江苏省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总部,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历史沿革,现今状况,未来规划以及党建文化建设。江苏省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