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东营文化,保护年轻城市

来源: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董培嘉

东营7月31日电(通讯员 孟庆荣·王诗雨·董培嘉)7月24日,山东工商学院“文化在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东营市盐文化博物馆和东营吕剧博物馆进行暑期调研活动。本次三下乡围绕传统文化展开,旨在增强各行各业人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了解东营的历史和传统。参观之余,还进行了家庭走访和收集调查问卷。

“多了解一点家乡传统文化”

山东省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的崛起地,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古代军事家孙武的故里,作为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正式挂牌于1983年。年轻的东营市文化底蕴并不丰富。东营市博物馆并非设立在市中心,游客量并不多。在实践期间,博物馆都是人烟稀少。目前,东营市中小学社会实践都避开了参观博物馆这种走马观花的实践方式。

作为如此年轻的城市,文化底蕴并不丰富,好在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东营市不断建立博物馆旨在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更好地传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包括了黄河口湿地博物馆,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东营钱币博物馆以及东营市盐文化博物馆等。

“周围走访调查问卷 了解传统文化传播现状”

为更好的了解周围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东营市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团队首先对身边人开展了“文化在传承”的一系列采访和填写调查问卷,其中问题包括是否平时主动关注东营传统文化、是否支持传统文化传播以及是否愿意加入传统文化传播的队伍中来。调查问卷线上线下同时发放,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经不完全数据统计,几乎所有人都支持弘扬传统文化,但是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东营市有博物馆,而对于东营市的主要传统文化也只知道胜利油田的存在。不知如何了解,不知从何处了解,传统文化枯燥无味以及了解方式复杂成为东营传统文化传承度低的主要原因,想必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几位青少年得知我们在实行“文化在传承”社会实践,愿意加入我们,为传承东营文化做出一份贡献。面对传统文化流传度如此低现状有必要做出一定改变以及为传播贡献大学生的微薄力量。传播传统文化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实践成员来到了博物馆实地考察。

调查采访身边人。通讯员 · 董培嘉 · 摄

“来到博物馆 了解东营传统文化”

由于东营市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得并不完善。在7月24日, “文化在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东营市盐文化博物馆和东营吕剧博物馆,旨在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东营盐碱地的历史和吕剧的发展。

东营市土壤以盐碱地为主,近几年对土壤的改良和优化才使得东营土地产出量增高,维持人们的正常粮食需求。了解东营传统文化切入点首先为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以工业游特色景点的模式,成为集盐知识普及、盐文化传承、盐项目体验等于一体的博物馆,全面展示黄河三角洲盐文化特色和盐业的发展历程。在东营市盐文化博物馆,实践者们深入了解了深奥的盐文化知识,通过蜡像、雕塑,观看古代“炼卤煎盐”、“晒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更能走进盐田,体验盐田劳作。盐文化作为东营市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实践者们从栩栩如生的盐雕、啧啧称奇的盐灯、充满乐趣的体验区,从远古时代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到食盐的变化过程深深感慨。古人们的勤劳智慧才能让东营这片盐碱地到如今能解决全市的温饱问题,切身体验东营矿盐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民族自豪和科技发展带给大家的好处。盐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作为微小的一部分,但对于家乡东营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盐碱地的历史变迁还是油田工业生产中需要的工业矿盐中,必不可缺的都是盐。

参观东营市盐文化博物馆。通讯员 · 王诗雨 · 摄

其次是东营吕剧博物馆深入知晓吕剧文化。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吸收融合了“大鼓”、“坠子”等民间曲艺和“五音戏”、“柳腔”等戏曲的艺术精华,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而逐步形成的。实践者们在展馆内看到了吕剧名人及相关剧目、吕剧艺术活动等。同时,吕剧老艺人们的演出服装行头、道具及跟吕剧演出相关的历史民俗器物也一一有序陈列。据了解,这些吕剧资料和实物展品大部分是通过民间征集获得,实物展品大约有300多件,足以证明东营吕剧悠久的发展历史。吕剧作为东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够丰富东营传统文化,参观后实践者们对吕剧也进行了一两句的学习,确实是很难学习的让实践者们对于吕剧工作者又增添了几分仰望与敬佩。吕剧文化作为东营唯一的艺术传统文化,传播吕剧文化对东营传统文化的丰富十分有必要的,实践者们将吕剧经典曲目也转载到了自己的微博和其他宣传平台中。

东营吕剧博物馆取景。通讯员 · 孟庆荣 · 摄

“文化在传承 我们在路上”

中华民族文化虽然经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绵不绝。百花齐放和经久不息的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中,每一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其根本原因在于横贯其中的精神灵魂。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也要自觉弘扬民族文化,通过自己的方式保护我们独特的文化。这个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开拓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东营这片年轻土地,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传承队伍,保持年轻土地仍有文化底蕴。文化在传承,我们一直在路上。(通讯员 董培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9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为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及井冈山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影响,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班团队前往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学习顺利进行三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班在带班老师卢慧婷老师的带…
传承井冈精神,有我!
2019年7月18日至7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学习班一行八人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习。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
【暑期实践】扶贫支教在于都,走访慰问送温暖
2019年7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陶艳红老师、储召杰老师与华中农业大学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队员一同前往樟坑儿童家庭开展了“倾听心声,传递温暖”的走访慰问活动,了解当地儿童的家庭情况并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ERP创新俱乐部暑期社会实践Day10
7月28-29日,山东工商学院ERP创新俱乐部“领悟精神,推动就业”暑期实践团队深入走进烟台市,关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活动继续如火如荼的展开。一早我们的活动小组准备好所需材料出发。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
ERP创新俱乐部暑期社会实践Day11
7月21日,山东工商ERP创新俱乐部进行以“领悟精神,推动就业”为主题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由于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呈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因此,ERP创新俱…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信息技术发展”调研团顺利返回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2019年8月1日10:00。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信息技术发展”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再此历经20多个小时的火车之旅,全部成员均顺利返回了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在进行了基本的整顿之后,调研团…
美好生活,环保相伴
为调查广大市民对环保现状看法与对环保相关知识的了解,2019年7月11日上午“绿色中国学习小组”来到了有徐州名片之称云龙湖畔,顶着烈阳对广大市民展开调查。小组成员兵分两路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研。在调…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信息技术发展”调研团召开总结大会
截至2018年7月30日,经过一周的参观、调查与学习,青岛科技大学“改革开放四十年信息发展”调研团的实践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当天下午5:00,在张娉婷老师与王思伟老师的指导下,团员们就调研活动的具体细节展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走入梨园,助力豫剧宣传与推广
炽热七月,与丝绸之路相遇于“豫”,陷入于“豫剧”。流转于梨园的百转千回,调里传意,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豫见丝韵,梦回梨园”暑期实践团队针对“一带一路”中国形象主题深入开展调研,实践活…
担起责任,从现在开始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转眼之间就结束了。这十天的时间,我能够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雷锋驿站――关爱夕阳红”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去往芜湖的三处敬老院去看望慰问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