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大学学生走进“柳编之乡”临沭,寻访柳编艺术文化魅力

来源:原创 作者:李岚 吴凡 李宇涵 王瑞

追独蕴之匠心,承文化之根脉

——青岛大学暑期三下乡“扬舲”实地考察柳编文化

“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临沭”临沭柳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柳编作为一种纯手工艺术,是如何经历地起历史长河的考验,直到今天还在熠熠生辉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青岛大学“扬舲”团队赴临沂市柳编主要生产地河东区以及柳编之乡临沭县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

——编织中致富-对柳编经济效益的调研——

“扬舲”一行先后来到了带领当地村子脱贫致富的腾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和当地规模最大的柳编公司——白云工艺品有限公司,系统参观了柳编工艺品从样品模具、初级成品、染色、晾晒、涂漆、装箱的完整生产流程。并欣喜地了解到, 柳编生产通过丰富造型的设计与广泛用途征服了众多外国客户,通过个性化的定制收获了众多海内外订单。通过走出去,大力宣扬了中国的特色民俗文化。

公司董事长还带领成员们参观了柳编原材料——杞柳的种植区,来到当地制作柳编的农户家中进行考察学习。走在临沭的大地上,到处都能看到人们在为柳编忙碌着——乡间道路上大车小车在运输柳条和柳编产品,大街小巷都在劈柳截柳,沿街房内三五成群的编织女工边编织边谈笑。可谓是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在这里,成员们了解到了杞柳的生长环境,认识了凝结手艺人的智慧设计出来的专利去皮机器与浸泡柳条的水池。柳条根做艺术品,柳条做实用品,柳条叶喂牛羊,柳条可谓是浑身是宝。难怪临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把锥子一把剪,马扎一坐搞柳编,不用出力不晒脸,足不出户就挣钱”。

“临沭干燥的环境非常适合柳条的生长、柳编的保存,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所以可以长足发展。而且妇、老、弱、残都能从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首选的就业平台,为农村脱贫、乡村振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无能耗、无污染、绿色环保、传统高效的优质产业!”“白云”董事长李开超给成员们介绍到,“临沭柳编年出口二亿多美元,有二十多亿元的社会产值。不但在山东,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也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手艺”与“守义”-对柳编艺术价值的探寻——

对柳编的经济效益有了初步认识后,“扬舲”一行又来到临沭拜访国家柳编非遗传承人杨进邦先生,进一步了解柳编的艺术价值。杨先生首先带领成员们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他退休不退职,毎天不间断的创意创作柳编艺术品。老伴调侃说:“他啊!一天不编就手痒痒!”。干净明亮的房子里摆满了带有吉祥寓意的龙、凤、葫芦等栩栩如生的柳编作品。杨先生还热情地向成员们展示了珍藏几十年的设计手稿与各级介绍信,以及社会各界来此参观留言的留言簿。虽然民间俗说:“能帮十吊钱,不把手艺传”,可杨先生不是这种风格,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即便再忙,对于社会各界的拜访或是考察,他都是来者不拒的,自己还在世界各地开设工作室收徒传艺,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柳编,感受到柳编文化的美,让柳编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手艺人都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国家的软实力啊!咱无论如何,也得让柳编好好地传承下去!”杨先生激动地说。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国家文化的繁衍继承,杨先生是“手艺人”,亦是“守义人”。

采访过后,在杨先生的带领下,成员们进入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一览风采。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国泰民安等大型柳编艺术品,无一不是国内外独一无二的珍品,杨先生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艺术就是要大胆的创造!”。还现场随手拿起柳条就为同学们编起了柳编。杨先生一边手上忙活,一边告诉同学们:“柳编最重要的就是工匠精神!这小小的一根柳条,怎么就能变成人人称赞的工艺品了?靠的就是受手艺人耐心的编制!不能急,不能躁,耐住性子,这一个工艺品就出来了!”柳编匠人将自己的精神与情感通过一根根柳条注入编织作品之中,正是作品中所蕴涵的工匠精神,不断感染后人、传承文化、给柳编传承以力量支撑。当大家问到“柳编对于您有什么意义”时,杨先生深情地说“柳编就是我的生命,我这一生和它分不开了。”

通过两天充实而有意义的实地调研学习,成员们收获满满,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收获与贡献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圆满完成了团队任务。 柳编手艺在代代传承中守义,令亿万人民受益。希望在共同努力下,柳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充分发挥其经济与精神文化价值,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0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学霸班级七成学生考取研究生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613班共有29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初试考试,全部“上线”,1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入学免试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澳门大学……,20人一……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理工土木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不放松,责任担当见行动”团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疫情防控纪律,切实做到科学有效防控,提高学生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大家健康安全,帮助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校园生活。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不放……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理工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与院长面对面”话离别

匆匆那年行将过,又是一年毕业时。6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1教300阶举行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刘俊伟副院长与部分毕业生代表参加,交流会由党总支副书记邵先锋主持。刘俊……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稳步推进复学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花开疫散日,复学正当时。自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启动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科学安排,高度重视、严密部署,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理土木学院结构振动与智慧建造教师党支部“为您服务,欢迎回家”主题党

6月3日,是学校省内非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全力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返校,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振动与智慧建造教师党支部来到山东路学生公寓门口举办“为您服务,欢迎回家”—主题党…… 崔维久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面对面”欢迎首批返校学生

为了解首轮返校同学的状况,倾听同学们的诉求,引导同学们尽快适应返校后的学习与生活,5月27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院长苗吉军、党总支副书记…… 张朔其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德湖为土木学院返校学生讲授“复学第一课

为增强广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帮助首批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回归校园。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和学校统一部署,5月27日上午9:00,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 马蓉蓉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志愿服务节活动纪实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今形势下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志愿活动的开展,良好的风气才得以形成。青岛理工大学…… 杜成坤、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

麓山教育学社举办“幸运掷一掷”活动同学们参与掷骰子游戏参与者看图猜影视参与者主动体验“打圆片”(通讯员刘梦娟)4月2…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走进菏泽麟州外国语学校开展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活动

为加强高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助力中学学子了解2025年招生政策,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聊城大学,4月26日上午,聊城大学…

党建引领生态路,万羽齐翔地球村 ——“谷雨润万物,生态共守护”主题活动

为提升学生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倡导绿色生活,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联合人与自然协会和爱鸟协会于2025年…

2025年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圆满落幕——后真相时代论题引燃思

2025年4月27日晚七点,由电气信息学院指导、i鸣辩论协会承办的西南石油大学“争鸣杯”辩论赛决赛在思学楼A114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湖师大公管院青工部“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暖心落幕

(通讯员宋金娥王君青)4月25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策划主办的“童样想法·哲样启迪”志愿活动,在长沙市岳麓…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齐鲁医行社会实践队赴燕山社区医院展开暑期实践活
山东大学齐鲁医行社会实践队于2019年7月6日起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两个主要内容:1.分发不少于500份关于济南市历下区中老年人对保健品认知程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研问卷。2.在绿景社区,燕山社区…
弘扬爱国精神 传递支教情怀
7月13日,“红心弘艺”社会实践团队于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举行升旗仪式与支教活动。上午,团队内国旗班成员整理好着装后,排好队列前往当地小学。首先,进行升旗仪式,由团队成员引导学生们站好队伍,升国旗,…
推进医养结合,九久在路上
从理论上来说,“医养结合”就是将医院的专业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饮食疗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边医边养、综合治疗、医养为主。从技术上尽可能的实现疾病转归,病人的各项功能得到恢复,其中,“…
安徽师大学子走进社区听时代之歌,感旋律之美
(吴贻/文尹菲窦国娟/摄)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赴芜湖社会实践志愿者团队来到广福社区,开始了第七天的实践之旅。为进一步配合推广音乐教育,传播基础音乐理论…
潜心究学,专业指导
潜心究学,专业指导——拒绝尘肺团队康达学院知识学习顺利结束7月13日上午10时,拒绝尘肺团队乘车前往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求教老师有关尘肺病的专业知识。尘肺病是指在长期从事于粉尘类工作,且在工作中吸入…
河师大:“燃教育之火,筑前行之路”——扎根基层,以苦为乐
扎根基层,以苦为乐——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中国青年网新乡7月13日电(通讯员周琪王婷婷)“我们应学习习主席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的劲头和知难而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将这种劲头和精神贯穿到我们…
三尺之童曰崇拜
三尺之童曰崇拜下午16:30左右,队员们到达中央城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始了正式的宣讲活动。用于宣讲的桌椅及礼品刚刚坐落于地,一群嬉嬉笑笑的孩子便迅速被吸引过来。他们用稚嫩而撒娇的语气询问我们活动的主…
寻梦楚门——孩子们说“科学实验很有趣”,公益课堂进行反邪教教育
7月13日,台州学院寻梦楚门支教队公益课堂进入第七天的课程,支教之旅即将开启倒计时。今日的课程有科学小实验、趣味手工、反邪教教育、数学课。科学小实验课前,授课教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做了一个气球被扎破不…
你的梦想,我来守护
(图为宣讲会主讲人正在介绍国家资助政策刘通摄)为加大学生资助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果,长沙医学院“星语心愿”三下乡团队积极响应号召,7月11日下午于黄厂学校某教室举行了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会为此政策做…
关注生物医药,关注岐黄之师
关注生物医药,关注岐黄之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岐黄之师实践队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下的生物医药”的研究课题历时五天的走访调研后,终于获得初步胜利。队员们在前期了解了生物医药当前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