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究源话定陶
——探索定陶文化馆
提起菏泽,人们或许最先想到的是“菏泽牡丹佳天下”,盛夏7月,早已不是牡丹的盛开季节。除了自古闻名的牡丹,人们或许没有没有关注过曾经菏泽真正的根源是哪里,与菏泽仅相距二十多里的古城定陶更是鲜有人知,悠悠历史,灼灼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曾经的尧之土,舜之壤凭借着古人们的智慧和劳动孕育出了这一方菏泽水土。

2019年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缘起定陶”全体成员一同前往定陶文化馆进行了深入学习。在定陶文化馆馆长潘东升的热情招待下,理工学子被带领着参观了定陶博物馆,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古陶以及少数动物化石,经解说员李英杰的介绍,了解到这些古陶都是在定陶出土的文物,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尧舜时期。也正是因为陶才有了“定陶”之名,定陶古称陶丘,据查询,定陶,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说到范蠡,讲解员为成员们讲解了陶朱公范蠡三致千金的典故。范蠡行至陶,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更名换姓为陶朱公,从此便开始经商。据分析,作为历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历代史学家的关注,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正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古代的不少忠臣在政治漩涡中打拼,气节虽高,但常常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在定陶区发现的大型汉墓,根据出土的玉壁和丝质长袍以及历史记载基本可以判定墓主人是西汉哀帝的母亲丁太后。该古墓完全按照帝王级别建造,完全符合文献记载的“黄肠题凑”葬制,也完全符合礼制。为汉代“天子墓制”提供了实物。除了丁太后之墓之外,还发现了诸侯王陵,里面的随葬品被盗空,但墓顶上还发现了1.3万块封顶用砖,大部分都有文字,推测应该是人名。工作人员带领着成员们参观了那饱含着历史气息的千年前古人们留下来的砖,看到那些人名,仿佛看到了墓穴建造前人们用朱砂一笔一划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的场景,古老又悠远,思绪绵绵不断。

不无夸张的说,定陶深厚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应当被后人学习,尧和舜在这里开创“尧天舜日”,西周在这里封国,当时的第一经济都会——天下之中,陶朱公范蠡在这里经商致千金,造福百姓。如此优秀的历史文化应当在中华文明华章中焕发不一样的色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76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2年7月26日清晨,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暑期调研队与众多大学实践团队共同徒步来到宝塔山下,在出征仪式结束后,迎着烈日,团队们一起攀登宝塔山。在讲解员老师的带……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6日,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延安实践团队的青年们齐聚延安宝塔山会师广场,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与诸多队伍共同见证和参与“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6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调研队与众多实践团队共同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进行参观与学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土地革命战争和……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暑假,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调研队前往延安,追寻红色记忆,在时代下传承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主要内容包……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晚,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冯云星在基地开展《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教学。冯老师按照……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步行到达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参观完中共中央西北局……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步行到达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
2022年7月23日下午,西安外国语大学“西树心向党·红色延安行”团队继续展开调研活动,我们来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重温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追忆红色革命精神。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
游可欣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