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子馍故事,道美食文化
(通讯员李梦琦)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子馍作为中原传统美食的代表,为充分了解它,在7月18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服务团来到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伾浮山脚下进行调研学习。
采访之前,队员们先通过与村民谈话,了解到子馍又叫石子馍,是浚县的特色小吃,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需要新一代传承和发扬。随后队员们来到张记子馍老铺,观察学习子馍的制作方法,并与子馍制作继承者张师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张师傅指出:“做子馍也和你们学习一样,从和面、裹肉,到按饼、定型再到灌鸡蛋、烧烤,每一个步骤都要重视,有一步做不好,最后做出来的口感就不好”。接着张师傅从子馍的历史、做法和特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听完之后队员们纷纷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队员说:“以前只知道品尝美食,却没有想过美食背后的渊源和涉及的传统文化,经过张师傅的介绍,我以后一定会多多注意”。张师傅就子馍的传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很希望子馍能够继续制作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中原美食,享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新一代的青年们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经过此次活动,队员们对中原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把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深深记在了心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4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