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安徽师大志愿者守护最美童心:因为孩子需要我们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文/张云云 图/吕序达 陈蓉

  一位指导老师,十三名志愿者,满载着行囊,辗转奔波近七个小时,从青弋江畔的安徽师范大学来到罗昌河边的东风村。“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厚重的校歌旋律中,安徽师范大学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旗帜飘扬在了东风村的土地上。

  既然做就要全力以赴!

  庐江县东风村,地处偏远,师资力量薄弱。正因如此,当地家长对于安徽师大志愿者的到来表示出热烈的欢迎。“我家孩子字写得太差了!麻烦你们好好教教他。”“孩子虽然小,但很听话,你们就收下他吧!”炎炎夏日挡不住家长们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求。短短两个小时,支教团队就招生40余人。

01 学生家长咨询报名情况_副本.jpg

  由于生源主要来自东风村及其附近村落,学生们的年龄层次跨度大——最小的学生6岁,读小学一年级,最大的学生16岁,读初中三年级。村委会提供的一间临时教室中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志愿者们提前在校备好的教学内容无法按照预期效果呈现给学生。这给团队的各项支教工作出了难题。村里条件有限,14位志愿者分宿两个房间,且没有床铺,只能打地铺休息。志愿者们还需自行解决饮食问题,每天都要步行到十几里外的镇上购买生活物资。小镇正在修路,道路崎岖不平,生硬的石子硌得脚疼,来回三个小时的路程让志愿者们身心俱疲。

  指导老师周青松及时召开了团队工作会议。“既然来到这里了,我们就要全力以赴,对得起家长和孩子们的信任!”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支教队伍勇敢面对生活上的艰苦,积极适应实践地环境,并结合具体情况,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为此,志愿者们常常备课到深夜,希望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留下别样的暑假记忆。

02指导老师召开团队工作会议_副本.jpg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十天时间很短,我甚至都来不及记清楚孩子们的名字,我们真的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改变吗?”初次站上讲台的无所适从让一些志愿者对此次支教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对于这个问题,队员李继鑫给出了他的答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次支教,更像是在完成某种传承。六年前——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基村,六年后——合肥市庐江县罗河镇东风村,六载光阴悄悄,当年沉默寡言的小男生已成长为孩子们口中的“体育老师”。李继鑫自己也不曾想过,生活会给予他这样一段机缘巧合。

  2012年7月,瓦基村人在炎热中迎来了一群小村里罕见的大学生——来自安徽师大的志愿者们。当时的李继鑫,还是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小男孩。那时的他,生在乡村,长在田间,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大学”对他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和那一群安徽师大志愿者随行的,是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耐心细致的课业辅导、温暖亲切的交谈陪护,这一切像一束光一般,照亮了他原本单调的生活。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离大学那么近。“大学,是你努力就有希望到达的地方”,这是当年的一位志愿者给李继鑫的临别寄语。

  是命运巧合,又全非机缘偶然。李继鑫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夏天,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并且只想加入支教队伍——他从未忘记那年夏天的那群志愿者们。就这样,他成了安徽师范大学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一员。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又如此不同。相似的是,他和当年的志愿者们一样,穿着印有“安徽师范大学”字样的文化衫,辗转奔波,从芜湖来到一个陌生的村庄;不同的是,他从支教对象变成了支教志愿者。讲台上的他,是幽默风趣的“李老师”。他侃侃而谈,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安全知识宣讲”,让孩子们感受到“趣味运动会”的欢乐多彩。

  六年前,那些安徽师大的志愿者们不会想到,瓦基村的孩子们中,有一个人,来到他们曾经求学的地方,走过他们曾经走的支教路,讲着他们曾经留下的故事。如今的李继鑫,也期待着,东风村的孩子们能够继续书写着这样的故事。

03趣味运动会欢乐多_副本.jpg

  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

  李继鑫的故事拨动了志愿者们的心弦,“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受益,我们此行就是值得的!”

  志愿者深知,由于时间短暂,他们能够教给孩子们的文化课知识很有限。所以,志愿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十天时间培养孩子们好的学习、生活、审美习惯,让他们受益终生。志愿者们精心备课,将专业知识巧妙应用于支教实践,尽己所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

  “纸短情长”——用写日记、书信、生活札记等方式搭建起孩子们与自己、与父母、与朋友沟通的桥梁,引导孩子们用笔端文字倾诉内心情感、记录成长历程,谈吐内心声音;“诗词惊梦”——孩子们在晨读时光中陶冶情操,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音’为有你”——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美好的旋律为孤独童心带来一丝温暖;“礼仪之邦”——教导孩子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孝亲、尊师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志愿者们寓教于乐,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认识外部世界、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的窗户。

04志愿者与孩子们亲切交谈_副本.jpg

  “美”的教育滋润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世界。志愿者们惊奇地发现,沉默寡言的孩子变得会主动和老师问好了;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时也坐得规规矩矩了;和家长缺乏交流的孩子会通过写信的方式和父母“说话”了;教室里,朗朗读书声更加响亮有力了……

  “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一位志愿者谈到自己的支教感悟时这样说。短暂的支教时光里,志愿者们欣喜于孩子们的变化,也进一步认识到此次支教的意义所在。

05支教团队与东风村的孩子们合影留念_副本.jpg

  因为家长们的信任,所以全力以赴;因为六年的传承,所以满心期待;因为孩子们的需要,所以竭尽所能……安徽师大志愿者用脚步丈量青春,走支教路;以爱心浸润童心,蕴师范情。

http://www.dxsbao.com/news/135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鲁泰纺织服装学院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不负遇见,我们再见
今天是我们青年行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离别总是人们不愿提起的事情,因为它太伤感。但今天我们的离别似乎有一些的不同,虽然我们都不舍,却没有太多的伤感,因为我们知道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今 …
梦的开始是最美的相遇:安徽师大“三下乡”志愿者与东风村孩子们的初见面
  一名带队老师,十三名支教志愿者,三十六名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村里提供的临时教室里,伴随着动听的安徽师大校歌,2018年7月17日下午,“手写记忆”开班典礼在大家的期待中拉开帷幕。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么 …
走进靖边县,不忘稼穑情
  为深入调查农民施用农药化肥的特征规律与政府对农药化肥监督管控的现状,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我校农民施用农药化肥特征规律研究赴陕西调研队于2018年8月18日赶赴榆林市靖边县,开展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
猪场实习长见识 产房实践得真知
猪场实习长见识 产房实践得真知 常正武 张雨 文 常正武 图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大学生下乡实践的号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赴石羊自动化养殖系统调研队已经积极深入石羊公司猪场一线二十 …
时光胶囊:安徽师大志愿者与乡村孩子共赴“时空之旅”
  一年后的现在,你身处何地,在做什么,身边是谁,开心或悲伤……7月中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志愿者们开展了一项特殊活动——时光胶囊。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一场“时空之旅”。  …
广东海洋大学赴开平市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调研流动摊贩社会成本
大学生网报电 开平(通讯员:黄晓渝 摄影员:王婷)2018年8月11日,早上下了一场大雨,因为雨势过大,我们只能在酒店里等待。到了中午,大雨终于停了。雨后湿漉漉的街道阻挡不了我们出门到街道上调研的热情,经 …
走千年茶马古道,品浓醇香茗,观千年茶文化变迁
  走千年茶马古道,品浓醇香茗,观千年茶文化变迁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是与咖啡、可可齐名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2018年8月11日—12日,西南大学青年志愿者四 …
广东海洋大学赴开平市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调研开平市流动摊贩社会成本
中国共青网电 开平(通讯员:黄晓渝 摄影员:王婷)2018年8月10日,今天是团队来到开平的第二天,通过昨晚已经汇集整理大家手上的准备资料,讨论修改好最终的问卷。我们从几天住宿的地方——君怡酒店出发,这都 …
四川学子三下乡:别致非遗文化,传旧时韵味
  四川学子三下乡:别致非遗文化,传旧时韵味  笔墨纸砚,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而四川省乐山市亦有一地,被称作千年纸乡的夹江县,也将书画文化代代相传。  2018年8月 …
南航”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实践团赴浙江德清,探寻道德建设与城市建设
  实践团在八月二日开始了浙江省德清县的社会实践调研之旅;德清县无论是在生态环境,道德建设还是在经济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令我们感到好奇;因此我们前来德清进行此次调查,想探究在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做到经济发展,道德建设和生态环境一同发展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