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三下乡班主任心得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赵婧 何昀珊

成为班主任,其实是意外的更是惊喜的。在短短14天里,我们不仅仅只扮演老师的角色,我们更像朋友、姐姐、“妈妈”。从开营前一个一个联系家长通知学生消息开始,我知道我身上多了份责任,我需要保障学生在校安全,我需要解决学生中的矛盾,我需要家访了解学生情况,我需要告诉他们上下学注意安全,我需要管理好班级秩序,我需要带领班级同学参加朗诵比赛、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等。我们以自我介绍班会开头,我们以合唱送别班会结尾,这是赵老师和何老师14天在三年级做班主任的缩影。

记住所有三年级孩子的脸和名字,我足足花了五天。花了两天调整把座位表排好后,给孩子们排好照片,就在没事的时候记名字。最先记住的无非是两类孩子,一类是参加活动积极的孩子,一类是特别调皮的孩子,其他四天我才记下了处于中间不吵不闹的孩子。

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我们是8:20正式上课,要求学生7:30以后再来学校,可每天都有学生7:00就来学校了,甚至有时候六点四十起床的我,来到走廊透气的时候就能看到门口站着几个孩子在吃早饭。据了解有些学生家离镇上很远,需要做中巴车上学或者走几公里上学,最早的一趟车是6:10,他们不得不早起来学校上学。当我7:30来教室开门时,教室外来了一群孩子,他们有的在吃4元一份泡沫盒装的水饺,他们有的趴在地上下着国际象棋,有的在窗台上补昨天欠下的日记。有一天下暴雨,我们学校在一个山坡上,路不是很好,我通知家长没有家长接送的可以在家自习、晚点来学校也没关系,到了教室后发现无一迟到、无一缺席。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纯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充满了对未来无限向往的脸。在改袁博洋日记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知识储备比其他同龄人多得多,他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无论是生物、地理还是法律,希望通过这14天为孩子们带来些什么。

在做三年级班主任的14天里,无论是从日记里还是家访中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甚至有不少孩子们的父母离异。他们渴望父母的关怀与陪伴,渴望放学后的书桌前能有父母的教诲,渴望饭桌上能有父母的欢声笑语,但大部分的他们只能在春节的时候见到父母。家庭对他们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只能做他们14天的班主任,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我们希望尽可能给予他们最多的关怀和帮助。在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表面坚强的孩子家庭都是不幸的。作为大学生,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现状。家访时,听到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讲述着他们的家庭背景,我们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力。在被我家访的孩子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父母没离异,离异率高也许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多的一个原因之一吧。我不了解他们家里面的真实情况,但从孩子们的微表情里可以看出来他们渴望爱、渴望幸福。我们希望我们能改变些什么,但造成这个小县城里离异率、留守儿童率和独居老人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家庭关系,背后还有很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上的原因,痛心之余却也无能为力。只希望我们能更加强大一点,能够拥有更多的力量去保护这些孩子们,去为当地做一些贡献。至少在现在我们能改变一些便是一些。

14天连续的上课,每一天上六节课,每一个老师都觉得三年级的小朋友既乖巧又懂事。他们虽然调皮喜欢捣蛋,但不论老师发出了什么样的指令或是需求,他们便会立马安静的去执行。不论有什么活动,他们都回非常积极的举起小手,渴望的看着我。14天里我们一共举行了六个活动。从趣味数学比赛到合唱比赛再到趣味运动会,再到朗诵比赛,再到红色论坛,直到最后的文艺汇演。我们希望他们能多多表现自己,他们也不负希望的完美演出。每一天结束,孩子们就会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对一天的感受还有对老师的感谢和喜爱。

在流感盛行的7月里,班上陆陆续续有同学感冒发烧,我们要求学生带好口罩上课,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在家喝点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预防,身为他们的班主任,其实是非常担心的,看着每天都有的空桌子,我是矛盾的,我希望他们在家里好好养病,我又不希望这个大家庭里缺少一个人,我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地来上课,至少能来参加最后的文艺汇演与告别班会。我真诚地希望孩子们能在我们的课上、我们的活动中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半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想我和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的,和孩子们除了其他上课时间,几乎都待在一块,看着他们下棋,看着他们合唱,看着他们写日记,看着他们午休,看着他们游戏,看着他们跳绳…最后一天告别班会上,我再点了一遍全班同学的名字,我不希望他们遗忘我,也不希望自己遗忘他们。我以为分离时我不会难过,随着长亭外古道边的音乐声响起,赵老师和何老师的班主任故事也要随着2:48的《送别》结束了。

http://www.dxsbao.com/gongyi/5106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西科学子三下乡:迈向新征程,深入企业调研
西科学子三下乡:迈向新征程,深入企业调研在全面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新时代青年担当着重大的使命。为增加学生们对当下企业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西安科技大学“喜迎二十大迈…
点滴进步,共同成长
十分有幸,能够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成为教学组的一员,并且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十几天的经历下来,我们对班主任一词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体会到了班主任的欢乐与艰辛之处。作为学生的身份,我们一度以为班…
迈向新征程,深入企业调研
迈向新征程,深入企业调研在全面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新时代青年担当着重大的使命。为增加学生们对当下企业的了解,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西安科技大学“喜迎二十大迈向新征程”赴陕西…
四年级班主任心得
在本次为期16天的“缘逢苗城”三下乡活动中,我很荣幸地担任了四年级的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面的得心应手,在工作方面,我收获颇多。同时,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更是感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深入乡村“探寻红色足迹,品味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麓镇
黄麓乡镇悟振兴: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情怀7月19日,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探寻红色足迹,品味峥嵘岁月”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巢湖市黄麓镇,在董保磊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张治中故居和李克农故居。黄麓镇…
建设乡村宜居家园,青年在行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振兴,2022年7月20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关于城乡规划影响因素调研实践团前往南阳市八里桥村进行社会实践,用自…
探寻乡村变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3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遇“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划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调研实践团的实践成员前往河南省南阳市八里桥村进行调研,具体了解八里桥村的发展变化,通过…
传承民族技艺 探寻蓝白之美
传承民族技艺探寻蓝白之美继国家推出《“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后,响应非遗保护号召的人数持续走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优秀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华民族共同发展…
夏日支教行,梦想留心中
夏日的傍晚总是令人神往,夕阳的余晖倒映在天边,映照出绚丽的晚霞,不经意间,思绪随着余晖回到了美丽的府河镇,回到了下课和孩子们一起回家的路上,回到了与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室。时间如白驹过隙,12天的…
汉学子三下乡:认识拐卖和欺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本网随州8月15日电为了增强儿童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7月30日,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赴曾都区府河镇骆家河开展了一系列防拐卖防欺凌主题的课程,旨在引导孩子们预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