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石板铺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谭杨琴

石板铺村19组是湖南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与广西交界,位于崇山峻岭之间。这里是人们眼中的穷山恶水,是想赶快摆脱的地方,但在我的眼里他是我无比敬爱的家。

  以前只有人们砍柴踩出来的小路,从山脚下的村庄要走上四五个小时翻过几个山头,才能到达这里,基本上靠着单纯的人力运东西,稍微好的家里可能依靠马匹,出行极其困难。据爸爸说,当初村里没有学校,他每天要五点起来,花上两个多小时,抄小路从山上走到山脚的小学读书,非常艰辛。如今在国家的帮助下,以及村民掏了一些钱,修建了一天两米宽的水泥路,能够通车了。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村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建成了水塔和电线,把山泉水和电直接接到了合家各户,也建好信号塔能够用收到接打电话了。但是很多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在家守着房子。或许消耗树木少了,周围的山树木就多了起来,郁郁青青的景色还是非常美丽。人们仍旧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恬淡而又安宁,民风十分纯朴。

  不得不说,厌倦了城市的热闹繁华,有时候回去反而觉得清新自然,没有城市污浊的空气和喧嚣,让人心神宁静,感觉舒适不少。这里是我祖辈生活的地方,是养育我父母以及我的地方。即使他格外贫穷,也仍是我心中的净土,是我心灵的皈依。

  俗话说叶落归根,我这片在外飘零的叶子迟到也要回去,落在这片纯朴的山林中,成为新叶的一份养料。

  

http://www.dxsbao.com/art/68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点亮希望之光 助力学生成长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江西赣州支教纪实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自找苦吃”,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7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 刘万琛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支教调研团赴江西赣州进行初次支教授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实践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山东大学威海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7月16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夏潭村进行初…… 刘万琛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三线建设,不可磨灭的记忆
三线建设,不可磨灭的记忆 上个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风云突变,为了防止我国经济建设成果遭到外敌的袭击,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在这一光辉的历史背景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调 …
三线,永恒的记忆
三线,永恒的记忆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无疑是“梦与千寻”团队在选择实地调查的一个重点。走进博物馆时,一种敬佩之意在队员们心中油然而生。位于中心的建筑是 …
三线建设,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三线建设,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一行11人从十堰出发,经过26个小时的车程,跨越1500多公里,来到大西南,实地考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典型地区贵州六盘水 …
青春奉献暖夕阳
青春因奉献而圆满,群体有爱才精彩。…
三线建设,那段被遗忘的历史
三线建设,那段被遗忘的历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赴六盘水调研学习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三线建设”展厅中大多以图片的形 …
湖北大学生走进六盘水:三线历史,我们的梦
三线,我们的梦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乱,中国和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军事压力、战略威胁和侵略挑衅,北面,苏联已经开始派重兵进入中蒙边界,战略导弹直指中国,西面,中印边界 …
三线建设之行,我们的始终
三线建设之行,我们的始终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保留至今的众多工业遗存,具有历史、科学、 …
三线之路,我们的初心
三线之路,我们的初心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感召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数以万计的职工来到大西南、大西北,住得是“干打垒”,吃得是红薯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 …
湖北大学生走进六盘水:缅怀历史 重寻三线
梦回三线回顾历史,我们祖祖辈辈的人为了中华复兴苦苦摸索与奋斗。为了缅怀三线建设英烈,弘扬三线建设精神。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来到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 走进一个由彩色集装箱 …
湖北大学生走进六盘水:跋山涉水 重寻三线
寻梦三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赴六盘水调研学习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三线建设”。 穿过大礼堂,看到的是一副巨大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