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作者:在等晚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是因为读书能让我们上大学,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还是因为读书可以拓宽视野,领略文人风骨,又或是仅仅因为喜欢,所以读书。

这里的书指的不仅仅是教科书,还有那些优秀的散文传记,纯爱的小说故事,哪怕是简简单单的杂志。有一段时间网上热议纸质书会不会被淘汰,近期一则新闻将话题重新推向高潮,因为暴雨和洪水,一直以销售尾货图书为主的中图网遭受25年以来毁灭性的打击,400多万册的书籍被水浸泡无法再被翻阅,最终无声淹没在这场洪流里。但我相信纸质书的未来会继续,在电子书横行的时代,纸质书所带来的读书体验,那种指尖上的磨砂感,翻书时所带来的沙沙声,无一不让你欢呼雀跃,这种近距离与作者交流的冲击不会黯淡,现在,纸质书相对于电子书可能不占优势,但原有的辉煌不会消失,他会重新以更好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继续传递出阅读的力量,这就是纸质书所带来的魅力。

我有一个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柜,我要将每个格子都摆满。我要在第一层摆上杂志,《意林》,《读者》,《中国国家地理》,《散文》;第二层放满各种名著,从中国的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到国外的《鲁宾逊漂流记》,《雾都孤儿》,从第三层开始就放上各种散文小说吧,《闪闪发光的人生》,《大女生》,《围城》,等等。这些书我不止翻看过一遍,但每次打开都如获至宝,产生不同的火光,你能说这些书能帮我提高成绩,顺利考上大学吗,那还不如去多看看历年真题来得实在。那他就是无用的吗?根本不是。他能让我更加坦然接受过往的遗憾,明白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不再凡事追求完美,开始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老者常说年轻的时候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命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去读书,而是在书本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书中人物的故事或许是作者本人的折射,也可能是虚拟的想象,但都不是你自己的人生故事,这幅卷轴要有你自己亲自书写。请肆意绽放你的美,找到自己的喜欢的事并坚持下去,感受人生的美妙之处。你要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潜游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朵花交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没有行万里路的条件下,就尽情享受书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在这场旅行中,你是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有心灵的洗涤和酣畅淋漓的痛快。

人们认为是月亮赋予了星星的能量,但其实不然,没有星星的衬托,月亮的皎洁也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常说当你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去看书吧,书会给你答案的,但,又何尝不是我们给了书的生命和灵魂,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书中的人物也在我们的脑中活了过来,他们会笑,会吵闹,他们变得有血有肉,书中的内容都一样,可能在每个人脑海中,那些人物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是柳泣花啼,犹如西子捧心;会有狂躁恶煞,恶毒无情;会是明眸皓齿,倾国倾城。光是这样就足以让我们雀跃。

好书看不完,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把书海比作宇宙,每一本书就是这片宇宙的行星,他们或大或小,但都独一无二。和书恋爱吧,你说摩尔曼斯克,他回你北大西洋暖流,你该被抱紧,有风我来挡。和书交友吧,伯牙之乐,把酒言欢。

最后回到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纳瓦尔宝典》有一句话:为什么要读书学习,说白了就是更多地了解事情的长期后果。我不希望你是为了应付作业或者考试而去读书,读书所能带给你的远超你的想象,当你看到阳光透过云层,被层层叠叠的树叶投射,我希望你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将这份美传递给其他人,不提雪却是雪,要写青春,却字字不提青春,不要求你的文笔有多好,只希望你能准确表达心中所想。读书的原因千人千面,读书的意义海纳百川,爱上读书可能对于你很难,那就从喜欢一本书开始,细嚼慢咽,如获至宝,可以是纸质书,也可以是电子书,没有谁规定你必须读纸质书,但纸质书的魅力值得你去挖掘。

为什么要读书,自始至终没有标准答案。读书可以让你哪怕深处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读书可以让你经历一千种人生,在读书中去学习,去交流,去表达,去看到自己的局限,去不断的进步,每本书都有最后一页,而读书的终点就是让你我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

http://www.dxsbao.com/art/635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启承“寻找非遗传承实践调研团《承古洄衿》温州欧塑--22服设二班团支
温州欧塑:https://v.xiumi.us/board/v5/6ozTj/467805677内容都在链接里制作工具:瓦特儿、刀具、附属工具(油漆刷(大小不同),圆圈形工具、半圆形工具、士兵盔甲形工具和各种类型的毛笔、圆珠笔、排笔、橡皮刮刀、擀槌…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了解国家关于新型农民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新型农民的发展现状,“赤…
萤火耀凤城 教育见本质
大学生网报8月21日南京电(通讯员邓佳怡)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教育是将知识和信息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储…
赴滁州市公益活动小分队为志愿服务活动注入新活力
赴滁州市公益活动小分队队员近日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滁州博物馆、滁州科技馆和琅琊山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科技普及。首先,我们来到滁州…
守好耕地红线,助力林果产业发展
中国青年网烟台8月20日电(通讯员刘婉玉)2023年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合理利用土地,助力乡村振兴”——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为了解山东省部分地区耕地林果化程度、推动乡村耕地利用机械化信…
推普进乡村,文化助振兴
推普进乡村,文化助振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以青年之志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7月17日上午,…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以实际行动传承井冈…
“启承“寻找非遗传承实践调研团《承古洄衿》苍南鱼饼--22服设二班团支
苍南鱼饼:https://v.xiumi.us/board/v5/6oZXR/468296057内容都在链接里苍南原先是一个沿海的小地方,百姓们靠着捕鱼来维持生计。正是在这种风吹雨打的捕鱼日子中,苍南人民想出了将鱼肉剁成泥与淀粉结合,再通过油炸使其…
继承淮海精神 学习前辈模范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昨天,2023年7月19日,传承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团队成员前往淮海战役旧址…
曲师大学子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助力数字乡村振兴(三)
实践队成员对访谈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了解到乡村的中小学生往往对网络没有很好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大部分同学在利用网络进行放纵后可以意识到行为的错误性,部分同学也能感知到自己长期使用网络后的视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