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千古文化留遗韵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作者:李甜甜

逝者如斯,岁月如流,千年文明,源流泱泱。回忆往昔,千年文化,如今细品,齿颊留香,韵味无穷。无论是诗词佳句,汉服衣裳,还是琴棋书画,君子之道,无不有传统哲学智慧作为依托。

小时候我的奶奶就经常带我穿梭于各个村庄和各个街道看戏,是豫剧。粗放豪爽的音腔,敏锐顺畅的步伐,通俗易懂的戏文,总是引得戏台前的观众连连拍手叫绝,就是唱到了农民的心里。奶奶很喜欢的也是较为出名的曲目,有《秦香莲》,《花木兰》等曲目,大多都以歌颂传承孝道,惩恶除奸,摒弃重男轻女思想的主题为主,越是看到坏人被包青天惩处,人们越是起兴。以前农村演出的戏台两侧没有字幕,现如今有了字幕,但不变的是看戏的人。很多农村的老年人都不识字,但他们依然能听得津津有味,每一有戏曲表演,就赶忙吃了饭,搬个小木凳骑上三轮车,叫上邻居,带着孙子孙女直奔戏台。

无论是豫剧还是京剧、昆曲,他们作为一种艺术,都是当地人内心道德品格,价值向往的射影,是展示当地民风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植根于人民的传统戏曲,在百家传承中不断光大。其蕴含的精神与哲理,也挺起了一片土地,一个民族的脊梁。

从小学到高中,我学习语文学科一直以应试为目的,在语文课堂接触的大多都是答题技巧,每每讲到古诗词时,老师都会说词写的有多美,可我丝毫不觉得这样,因为古诗赏析和背诵经常折磨着我,“乏味”是我对它的一贯感受,。上了大学后时间宽松了许多,我也慢慢的爱上了读书,再读古诗,只有惊艳和慨叹。

我会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生机而惊喜,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悲哀而淌泪,为“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壮观而艳羡。古人的笔下何止有三餐四季,风花雪月,更有哲理名言,通达人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教我们正视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教我们笑对人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教我们知行合一。千百名句,流传至今,风韵不减,诗词严谨而不刻板,发乎情愫的歌赋诗句秀丽优雅,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的光辉,也享受着凝结智慧的东方韵致。

大学时接触到了两本书,第一本叫《最美不过诗经》,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有古代民间采莲,采茶,民歌情歌满山歌声的人间烟火气;有《子矜》中女子张望,思慕着青矜,残阳西下,翘首企盼仍不见归来的无力匮乏;有许穆夫人救卫国于水火中的慧智仁,正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昭君为大汉撑起安宁,安静,安康的天空一样,不禁反思自己,若到了与生命相搏击之时,自己会不会如他们那般勇敢。书中更有许多美的句子,“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是爱而怯步的单相思;“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一时间认不出这是月亮还是你;“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万丈红尘的繁华里,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天长地久了。这是在写古诗的文人墨客,痴男怨女也是在写自己,尽管隔着千百余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滋味,与之共情。想来这就是中国千古文化的魅力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论流传多少年都能让当代人眼前一亮。

第二本书是《汉代琅华照寒烟》,说一个记忆深刻的点吧,那就是书中讲的汉酒文化。“百里之会,非酒不行。”酒,从古至今都可以表达礼仪的内涵,也可以充当文化的源泉,更可以成为身份的体现,如孔臧《杨柳赋》中写道“退座分别,其乐难忘”,酒的作用不止于此。想多少诗词佳作在酒的影响下创作出来,李白借酒作诗写出了多少旷世名篇。而今酒文化依然存在。在重要场合,我们讲喝酒要有度,“度”是做任何事的一种丈量,行而无度便是无礼自大的表现,喝酒要“饮不至醉,乐不及荒”,当立足于人性的弱点之时,酒并不会将人引向错误的轨道。

纵黄河沙尘滚滚,也掩不住历史的光芒,中华民族借着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光辉,终将使“中国”的名字更加响亮。无论传统手工艺还是民间戏曲,他们不仅秉持着原有的智慧与哲理,更在时代洪流中阴着守正创新的精神而不断发展壮大。而带着连黄子孙的信仰的我们,也需在埋头忙碌讨生活的间隙中欣赏古诗词,学习古文化,在顾盼文明中塑造着自己的价值观。

我呢,如今还是一个涉事未深的青年学生,繁花似锦带给我的官能刺激终还是抵不过在古文化中找到的灵魂归宿。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江山依旧,风采犹然。

中华文华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仍韵味不减。我们在传统文化中体会着文明的深刻,本篇主要抒发自己对深厚古文化的热爱,及感想。

http://www.dxsbao.com/art/630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心向朝阳,面朝大海
在2023年6月27日,为关爱残障儿童,保护祖国花朵,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已经充分做好面对孩子们的准备并且召开例会之后,在2023年6月27日的七点半,志愿者们迈着期待而从容的步伐走…
赏琉璃风貌,传非遗薪火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岑参笔下的琉璃须经万匠打磨雕琢方能成形,其工艺技巧远超黄金。“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笔下的琉璃虽然易碎,却与彩云一般堪称“好物”。琉璃,在烈火中淬炼,…
支教践初心 微光聚使命
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光影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山东科技大学星火公益协会“向阳花”志愿帮扶队已经迎结束多天了,但过往的回忆仍历历在目…
传承红色基因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考察,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红色…
重温经典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023年7月20日,…
重温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023年7月20日,…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青少年的角度看养老政策与养老生活
为了解涟源市青少年对养老政策和养老生活的了解程度,2023年8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译路繁花,情暖夕阳”实践队的实践队员来到了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第一中学,通过与当校学生的交流和青少年对养老生活的了解…
长歌续红华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蕴藏着无数先哲们的文化瑰宝,这是中国人血脉里…
邂逅非遗,星火在行动
邂逅非遗,星火在行动“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琉璃,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美,作为淄博博山的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为积极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奉献青春力量,以舞育人助成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在安陆市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教育关爱、科普宣讲、实地调研、劳动助农等多个方面开展。为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