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董存瑞》观后感

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作者:令羽

今日我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之前在课文上也学过董存瑞的事迹,这次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更进一步给我留下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由于年龄小,部队领导和当地政府不允许他入伍,只能参加当地抗日自卫队,但在他积极要求下,同年终于参加了八路军。董存瑞和战友们当时都不到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们刮目相看,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的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所在的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们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堪到隆化中学的外墙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他带领战友接近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和5个暗堡,正当爆破顺利进行时,敌人隐蔽在围墙外干河道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遭受严重的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两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和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床两侧堤坝陡滑,他两次安放炸药因为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已陷入了万分紧急的时刻,董存瑞毅然做出惊人的举动。用身体做支架,左右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随着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最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既是被董存瑞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也被他的英雄壮举所折服。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计个人安危,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了民族大义和祖国的解放。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触动了我。现在想想,董存瑞和我一样大,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不敌的。他虽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却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再想想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如今的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此刻,认真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建设我们的祖国,使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更完美,接好报效祖国的接力棒!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去要求自己。

一是我们要学习董存瑞“敢于担当”的品质。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雄”,但他们的精神中有一个共通点,那便是“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是为了党和群众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不避个人风险,特别是在面对重大考验时,我们要像董存瑞烈士那样自觉承担起对党、对国家、对事业的责任和使命,挺身而出、勇于攻坚,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

二是信念坚定。董存瑞烈士起初由于不到参军年龄,连长和政委并不同意他加入八路军,但他不言放弃。在与敌人展开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中,亲眼目睹王政委的牺牲,让他为人民服务和打倒日本鬼子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如今和平的年代,虽没战争却也有困境坎坷,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三是无私奉献。能不能把大局放在首位,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董存瑞在面临解放隆化与个人生死的双重抉择下,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表现出了极强的大局意识。要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董存瑞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要延续下去。

四是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奉献精神。董存瑞精神之所以难能可贵,很重要的一点是董存瑞烈士在革命岗位上,奉献了自我,实现了人生价值。我们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领社会各界敬业奉献,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教育,使社会各界都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尽心尽力。董存瑞同志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英雄品质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汲取力量,奋勇前行。

没有经历过风暴,再结实的船帆也无法实现它的价值;没有遭遇过坎坷,再优秀的人也难免显得单薄。树木受伤的部位,往往会变得最坚硬;少时经受苦难磨砺,日后,方可激浊扬清成大业。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没有了抱负,没有了志向,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不敢超越。敢于在逆境中磨练的人,有抱负的人才会拥有辉煌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党的阳光下一起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和谐又美好的社会中,我们要懂得珍惜,牢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http://www.dxsbao.com/art/5219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2022年7月11日,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它的实践课程组成都是录播课和直播课的形式,然后他有提供翻译实践任务,这个翻译实践️单独按要求完成译本后申请翻译课证明,也可纳入…
假期实践感悟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
【暑期社会实践】【交物青创】物流入万家,十年大发展——“关于六村镇物流变革”调查活动
为深入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物流发展状况与所处困境,更好地了解这片大有可为的天地,我院“关于六村镇物流变革”调研小组6名队员,跨越千里,跋山涉水,深入各自所在省份的最基层,立足山西、四川、…
【暑期社会实践】【交物青创】物流入万家,十年大发展——深入玉林探乾坤
为切实感受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物流的十年发展,接下来是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暑假一开始,我们一行六个人各自选择了自己拟调查的村镇情况,我选择回到了老家…
河北涞源实践总结:发动红色引擎,治理更显温情
涞源作为一块刻满红色印记的土地,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白求恩手术室旧址、阁院寺东团堡碑刻、黄土岭战役遗址等。为深入调研红色基因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价值引领、道德…
北地马院学子赴涞源实践圆满结束
涞源作为一块刻满红色印记的土地,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如白求恩手术室旧址、阁院寺东团堡碑刻、黄土岭战役遗址等。为深入调研红色基因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价值引领、道德…
安外的成长
2022年4月3日,肥西县接到外省疫情协查信息:安徽外国语学院学生郭某东为广州市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并已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接到信息后,市县疾控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
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召开线上会议并开展古籍校对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古籍古迹的数字人文探察,2022年7月7日,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开展线上学术会议,指导老师苗威、陈建红针对古籍校对方法、前…
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召开线上会议并开展古籍校对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古代东亚使行交通网络构建,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东亚历史进行踏查,2022年7月7日,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东亚漫行”调研团开展线上学术会议,针对史籍校对方法、机器学习成果等方面分别作以报告。本次…
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完成暑期社会实践
人文交流是东亚区域亘古未变的主题。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溯源历史,有丰满的温情与尊重、包容与互鉴,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治通鉴。2022年7月15日至8月25日,山东大学“东亚漫行”调研团开展数字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