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与战斗——苏浙公学
“红色地标”行动——湖州市红色场馆寻访在参观新四军旧址群众关注到了在新四军区创办的苏浙公学。为了后备干部和各方面的人才,军区在台基村创办了苏浙公学,苏浙公学于1945年创立由粟裕任校长,江渭清、骆耕漠任副校长,周林、张日清、吴肃任教育长。
苏浙公学旧址原为清末的张氏民宅,张氏是清末的大户,房屋座北朝南为五开间两栊梢并一字墙的典型江南砖木结构,从残存的旧址中我们依稀可见当时住户的富裕与声望。正是这样一座宅邸成为了培养后备干部和人才的聚集地。
大小战役不断,山中物资也不丰富导致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简陋。学员们边学习、边训练和村民们共同劳动。他们利用后山数量众多的毛竹,自己动手制作许多生活用品,例如:毛竹担架、毛竹床、毛竹椅、毛竹水壶、毛竹编灯等等。如今在纪念馆中我们依旧能看到当时战士们使用的毛竹碗,我们也能从碗中看到他们在困境、在绝境中的乐观精神。
至今在旧址的内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保留下的标语:“革命熔炉”、“这里没有黄埔军官,只有身经百战的老战士;这里没有学士博士,只有宝贵经验的革命者”。
外墙上写有“遵守纪律、自动自治、团结互助的学风,学用一致、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精神”。贫乏的条件就如同那时中国大地,一切都需要战士和百姓共同创造,唯有肯拼、肯干,怀有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何愁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学院“红色地标”行动——湖州市红色革命文化场馆寻访实践团
孙婧怡
http://www.dxsbao.com/xiaonei/96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