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为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3月29日至4月1日,文学院联动东昌府区多个社区开展移风易俗社区实践系列活动,在助推移风易俗的工作中坚持外在“塑形”与内在“铸魂”并重,使淳朴民风和文明社风蔚然成风。
非遗赋能:竹艺传薪倡新风
2024级6班聚焦“非遗+节俗”融合模式,创新开展“指尖传非遗,笔墨倡新风”主题活动。志愿者现场教授原色竹编技艺,指导老年人制作燕子造型挂件,将清明“插柳踏青”传统与环保理念深度融合,并同步开展文化溯源讲解,倡导以竹编装饰替代焚烧祭祀,实现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双效并举。在成果展示环节,参与者创作的竹编作品被用于社区文明宣传,后续计划设立“非遗传承工作坊”,推动移风易俗长效化。
童智领航:寓教于乐润新俗
2024级4班关注青少年群体,构建“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双驱沉浸式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卡片直观呈现“过度红包”“铺张婚丧”等陋习弊端,引导青少年体悟“鲜花祭祀”“垃圾分类”等新风价值。志愿者创新“家校社”联动机制,鼓励青少年担任家庭文明宣传员,实现教育成果二次辐射。团队后续拟组建文明宣讲团,定期开展社区巡回“移风易俗”主题宣教,深化文明理念普及。
翰墨浸润:书法载道焕新篇
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以书法为媒介,携手发起“墨韵长存,新风常在”清明文化行动,传递绿色祭扫新风尚。志愿者深刻解析清明文化内涵,耐心指导亲子家庭创作“文明清明”主题作品,将绿色祭扫理念融入艺术实践。活动设置作品联展环节,同步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200余份,并通过问卷调研收集反馈意见,为优化“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纸鹤寄情:巧手传思筑新尚
青年发展中心创新采用“理论浸润+手作实践”双轨模式,精心设计“纸鹤衔春”主题手工方案,生动展示“鲜花祭扫”“云端追思”等绿色方式的环保价值,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理念落地生根。在“纸鹤寄情”实践环节,志愿者以“一纸一愿”为切入点,带领居民折叠千纸鹤,并邀请其在鹤翼书写“文明寄语”,如“青山长存思故人”“新风代代传”等个性化内容,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移风易俗的情感载体。
长效赋能:协同治理谱新章
本次系列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宣教+精准化施策”模式,通过非遗活化、教育浸润、艺术赋能、实践转化四维路径,成功构建高校智力资源与社区治理需求深度对接机制,精准纠治清明祭扫积弊陋习,大力倡导绿色祭扫新风尚,促使崇德向善、文明祭祀的观念深植人心,驱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精神动能。未来,文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定期开展文明主题实践,为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贡献高校力量。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26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