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汉服,华夏衣冠,汉民族传承不息的千年信仰。进入秋风萧瑟的11月,随处可见的是同学们不断增加的衣物来抵御不断袭来的寒意,与之而来的是汉服文化这股最炫民族风不断被同学们熟知,并所热爱……
为了鼓励当代大学生熟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之美。11月15日我系导员,史程鹏老师邀请喜爱汉服文化的学子们,在我院艺术楼教室特意为在场同学讲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盛宴。目的是这些喜欢汉服文化的同学们了解汉服文化,喜欢汉服文化,并能分享她们的所见所闻,说出他们的所想所感。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之魂的不二表达。汉服文化从三皇五帝延续至今。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通过连绵不断的继承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在当代,汉服文化正在通过汉服运动这一民间文化运动形式逐渐复兴。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衣冠制度。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魏晋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和常服同时并行。法服是传统的礼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宋代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旧制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简朴、严谨、含蓄。在到明代本承袭了传统服饰样式,并且品种十分丰富。在到今天,汉服还影响这我们的生活,可谓代代相传。

此次主题班会意在使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魅力热爱汉服文化,使这些热爱汉服文化的同学,起到带动作用面相广大师生做一个小小传承者,尽一份我们的微薄之力,传承中华民族之美。
http://www.dxsbao.com/xiaonei/725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1613班共有29名同学,25名同学参加了2019年全国研究生初试考试,全部“上线”,1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入学免试资格。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澳门大学……,20人一……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疫情防控纪律,切实做到科学有效防控,提高学生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大家健康安全,帮助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适应校园生活。土木工程学院开展“疫情防控不放……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匆匆那年行将过,又是一年毕业时。6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1教300阶举行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刘俊伟副院长与部分毕业生代表参加,交流会由党总支副书记邵先锋主持。刘俊……
微爱筑梦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花开疫散日,复学正当时。自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启动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科学安排,高度重视、严密部署,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6月3日,是学校省内非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全力保障学生安全有序返校,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振动与智慧建造教师党支部来到山东路学生公寓门口举办“为您服务,欢迎回家”—主题党……
崔维久 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了解首轮返校同学的状况,倾听同学们的诉求,引导同学们尽快适应返校后的学习与生活,5月27日上午,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举办新一期“院长面对面”活动,院长苗吉军、党总支副书记……
张朔其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为增强广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和能力,帮助首批返校学生尽快调整状态,回归校园。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和学校统一部署,5月27日上午9:00,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
马蓉蓉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今形势下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志愿活动的开展,良好的风气才得以形成。青岛理工大学……
杜成坤、王中帅 青岛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