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将开始,智慧校园新时代
2010年,浙大“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智慧型校园”的蓝图,即绿色节能型、平安和谐型、科学决策型、服务便捷型的大学校园。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深度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学习科研环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一章,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同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开始明确提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
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为学科建设提供服务和条件,更为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和创新提供发展契机。新技术和手段的出现促进了高校建设理念更新,使高校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智慧进行时,泛在学习新观念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全国各高校的重点目标,基于新型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到高校,2017年6月中旬,随着第五届高校智慧校园研讨会在江南大学的成功召开,“江大智慧团”以江南大学的“智慧校园的公共学习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江南大学智慧型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成效抓住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不足,探寻解决方法,积极迎接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的挑战,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前期通过文献查询、实地调研和走访了解江南大学智慧校园公共学习区域建设情况:
(1)随着e江南网站建设的成熟,e江南app逐步开发。以e江南平台为依托,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线上学习、线上查询信息、线上意见反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江大的新闻、每天的天气、学校(会议、晚会等)的最新通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每天的运动情况、活动场地申请、学生(教师)邮箱等都可以进行查询;
(2)“江南大学图书馆与档案馆”网站渐入师生的生活,信息通知查询、图书馆讲座通知、文献查询、图书预约和续借、研习小间预定等功能均可以实现;同时,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超星移动图书馆”app也慢慢被师生接受和使用,点开app完成身份注册即可以线上寻找书籍和图书预定、续借,简单实用;
(3)网络教学平台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提供课程通知、查询、课程资料上传和下载、答疑讨论、作业提交等一条龙学习服务;
2010年起江南大学开始建设校园网,直至现在校园网遍布全校,在全校范围内学生可以实时登陆校内网站进行学习,预习上课内容、温习教师的讲解、拓展学习知识等学习行为随时随地可以展开,草坪、图书馆、路边长椅、食堂等均成为研讨圣地,泛在学习随着智慧校园的建设慢慢被师生所熟悉。
智慧在发展,技术在线用几分
调研团在七月份对江南大学公共学习区域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291份,其中大一占26.37%,大二的占52.74%。经统计得知:有65.41%的学生倾向于自主性学习方式,92.47%的学生愿意接受对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一站式”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34.25%选择使用e江南获得学习资源,23.97%的同学选择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另有41.78%的人选择利用其它网站获取资源。可见加强高校个性化网络服务建设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经过分析,超过60%的同学对学校的优质视频资源、MOOC平台、随书光盘、四六级、爱语吧、中国过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并没有使用过,对于图书馆图书网上续借、自助借书还书机、文献查询、网络教学平台却很熟悉,50%以上的学生都经常使用;综合来看学生对学校网站、软件的服务和建设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不过90%以上的同学没有使用意见反馈渠道对学校的更好的建设献言进策。
智慧在改进,智慧校园在发展
八月份随着调研的结束,调研团针对智慧校园公共学习区域建设提出了一些见解:
(1)做好顶层设计,也需要强有力的幕后执行和监督团队。从师生的需求入手,结合新兴技术,对校园内网站、软件等软硬件设计进行统筹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科学团队进行设计,将师生的需求利用技术融合在应用中,同时也需要师生等的监督,通过使用反馈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团队、师生都要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加快资源更新速度。学校的资源建设比较完备,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优质资源的存在,因此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所以高校在新生入学时、教师教学时以及平时在微信和学校官方网站等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使用优质资源;同时,对网络资源及时进行更新,各种途径寻求优质资源购买后进行整理并且对师生免费开放,尽最大努力满足师生需求;
(3)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对网站和软件等技术的使用定期分析,分析使用者的性别、年级组成等,结合使用者的反馈和意见,对各项应用进行更新改进以更好地个性化服务师生。
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江南大学将物联网应用到校园的各项服务中,立足于“大目标小要求,立足教育的智慧校园理念 ”、“大平台小应用,强化服务的智慧校园体系”、“大脉络小模块,面向学习的智慧校园实践”三方面,尽快完成“智慧校园”向“学习校园”的转变。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4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