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成为作家协会会员!
他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南平市作家协会公布2023 年上半年新会员名单,阳光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蔡青城作为南平松溪代表,入选南平市作家协会发展新会员。据悉,在发展新会员名单中蔡青城是唯一的在校大学生。
个人简介:多篇原创文章在《考亭文苑》、《湛卢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在由建阳区政协牵头组织的图书《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中担任摄影,并参与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在团队获得“全国优秀实践团队”荣誉称号。
1
深耕:潜心笃志,踏梦而行
自幼便受到家庭书香氛围熏陶的蔡青城,在阅读这件事上,坚持了近20年。长时间的沉淀为他能够出色地进行文学创作埋下伏笔,2014年,蔡青城在《闽北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大学期间,蔡青城一共在区级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3篇。2023年,蔡青城成为了南平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 蔡青城在刊物上发表文章
“宿舍找不到他的时候就去校园里转转,没准又是被哪里的风景给迷住了。”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洪正原早就习惯了舍友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虽然常常戏称蔡青城为“阳光街溜子”,但同为文学创作者,他还是十分理解的。卧龙山的地势得天独厚,能看见有别于城市的美景,这些美景总是能成为他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蔡青城也不例外。他总是能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静静欣赏着校园美景,细雨、清风、山峦、草木、行人……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风景,都在蔡青城的笔下娓娓道来。
图 蔡青城的摄影照片
破圈:敢于尝试,拥抱成长
蔡青城真正稳定地进行散文创作是在2021年年初,彼时的他正值大一,刚接触半年广播电视编导的课程,就对新媒体生出了浓厚的兴趣。望着家乡熟悉的景象,蔡青城需要一个平台来分享所见所感,于是,他选择创立自己的公众号。公众号创立初期,他推送的原创文章更多是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排版编辑,在专业课程的影响与老师的帮助下,他可以熟练运用编辑器工具进行文章排版,并逐渐形成自己公众号的独特风格。“公众号里的每一篇文章都见证着我的成长,以后我也会持续输出,让更多人听见我的声音。”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蔡青城借助学校平台,成为了首批才子精英班的学员,这也意味着他要尝试一个他从未接触过的文学形式——人物传记。完成人物传记初稿的蔡青城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可在同班学员的作品展示下,他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为了写好传记,他对原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雷德森教授进行了采访,反复地写稿、改稿、抠细节,终于完成了《口述阳光》校庆图书的编写工作。蔡青城坦言,才子班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严谨的写作风格,看到了文学更多的可能性,也让他能够将长板做长,增强了他的写作信心。
图 蔡青城(右一)与雷院长(右二)、才子班老师的合照
实践:学校搭台,长板做长
影像和文字的运用,总是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写作之余,蔡青城还喜欢用影像来记录生活。在“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校园氛围和“实训实战、校企合作”的教育沃土之下,蔡青城得以有更多更广大的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干。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快闪活动、福鼎白茶节、马尾区船政杯第四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硬核学子品质盛典……无论校内校外,总是能看见蔡青城奔走的身影。从小白到能够独当一面,再到成为阳光学院2022迎新晚会直播导演,带领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全网直播,获得各界好评。蔡青城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将理论运用实际,巩固与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赋能:深入基层,履践致远
“只有置身于基层,切身去体验去创作,才能真正明白传播的力量,体会那份属于综合艺术的感动。”2022年的暑假,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蔡青城一行人从漳州市华安县坪水畲族村到福建福州会堂“第五届福建少年说”,再辗转武夷山燕子巢,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开展当地的党建以及宣传工作,连续奋战7个日夜。蔡青城与团队运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赋能,一共进行了10余场全网直播,输出了8篇原创文章,持续宣传当地的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5000元。
谈起那段时间的回忆,蔡青城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燕子窠生态茶园,我们与当地茶农杨万春同志亲切交谈,并在指引下参观了茶园。放眼翠色茶山,聆听红色故事,我们感受到了自然和生态的重要性,切身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我一直喜欢文字带来的力量,进行创作就好像是在传递属于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故事。而我的故事多基于故乡而来,也希望在未来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我的文章看见我的故乡,读懂那座闽北的山城。”蔡青城笑道。
http://www.dxsbao.com/xiaonei/5600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