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传承红色基因,科技走进兴国——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大学生网报 作者:杨江龙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科技下乡”


  --缅怀先烈,传承基因,精准扶贫,共赴小康


  近日,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成的一支充满梦想,活力四射,阳光向上的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团队——“青春圆梦·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队,从南昌市出发踏上了前往素有“将军县”之称的赣州市兴国县的征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的服务团队将进行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走寻将军园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科技下乡精准扶贫、寻找红军旧址以及毛主席调研基地切身感受红色精神等活动。

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倚宁都县,东南邻于都县,南连赣县,西邻万安县,西北界泰和县,北毗吉安市青原区、永丰县,连接吉泰盆地,距赣州市82公里、省会南昌346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2014年)。兴国是中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江西十佳魅力新城”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一、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追寻历史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青春圆梦·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兴国县高兴烈士陵园,追寻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传承他们的红色精神!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东倚宁都县,东南邻于都县,南连赣县,西邻万安县,西北界泰和县,北毗吉安市青原区、永丰县,连接吉泰盆地,距赣州市82公里、省会南昌346公里。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全县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2014年)。兴国是中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江西十佳魅力新城”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3179名。孕育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兴国县参加8万多人,当时总共23万人,23179有名有姓,整个苏区打算迁来兴国,主要是在兴国,这23179人中大多数都是不知什么时候牺牲,从2011年,苏区振兴,腊石寨高兴烈士陵园于2012年正式规划,2014年施工完成。当时兴国出了7个师的兵力,兴国县牺牲的烈士占江西十分之一,占全国的六十分之一,牺牲的23179名烈士就相当于长征途中,每走一里就会有一位兴国人牺牲。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兴国烈士们的精神!


  二、科技下乡,助力扶贫攻坚战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青春圆梦·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队在分院团总支副书记张伟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兴国县方太乡的井口村开展了“科技下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省委办公厅挂职驻点干部姚凤亮副乡长等一行人的热情接待。


  随后双方在井口村精准脱贫帮扶中心进行了座谈会,会议中,姚乡长等人向服务队介绍了方太乡的大概情况:方太乡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也是省委办公厅连续30年的精准扶贫对口单位,目前方太乡的精准扶贫项目高达31个。近五年来,方太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办公厅的大力帮扶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方太乡党委、政府将振兴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抓手,切实瞄准目标,扎实推进,不断提高工作实效,依托产业优势,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做好“山上”和“田里”文章,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坚持长短结合,做到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发展两个“全覆盖”。坚持“因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落实产业发展、社会帮助的基础上,综合施策。以井口村为例,政府和村委会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脱贫帮扶政策:井口村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体系”的“五个一”模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使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贫困户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全覆盖。政策实行中,我们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蔬菜,脐橙园,油茶,烟叶等方式提高村民的年收入,乡政府通过担保贷款的方式为农民提供资金来源,并通过土地分红,务工分红的方式,使井口村村民获取最大利益。我们还依托太阳光照的优势,与中国电网开展光伏发电产业,年产电高达3000千瓦。正是由于这样科学、精准的扶贫,使得扶贫工作在同类村镇中脱颖而出,成为有名精准扶贫工作先进村!


  座谈会结束后,姚乡长等人带我们的志愿服务队参观了当地的一些扶贫项目:光伏发电、观光脐橙、大棚蔬菜等。



  此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服务队走进群众的农业生活,贴近他们的心,用他们所学的物联网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以及开展扶贫农业以及光伏发电产业。在实际调研之后,我们从物联网发展的角度向姚乡长提出了几点帮助村民提升收入的方式方法,姚乡长鼓励我们继续深入调研得出可行性方案,并考虑今后采纳我们的建议。希望可以真真切切的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早日脱贫,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2020年前实现全乡完全脱贫。




  在方太乡一整天的调研中,在村镇干部的帮助下,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现代科技为农业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希望,他们表示,在今后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将科技完全走进乡镇、服务乡镇,使贫困人民步入小康生活打下基础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今年是全名族抗战爆发80周年,8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80年过去,当年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那些先烈将永远被人民缅怀。为了纪念缅怀历史,铭记先烈,青春圆梦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兴国著名的将军园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首先,我们来到了将军馆,队员们回顾品读老将们的英雄一生,并互相探讨如何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以至于更好的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革命史,让中国红色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


  随后,我们来到了将军石像园。队伍中的曾靖淞是兴国县本地人,他告诉我们,这里所有的将军石像会系着红领巾,但是只有系着红领巾的将军石像目前还在世,我们便将队伍分成两小组,分头寻找红领巾石像,找了一圈,偌大的园区我们才找到一位,伫立的石像,鲜红的红领巾,是那样的引人注目,触动人心,这时我们不禁潸然泪下。大家忍不住在此停留,曾经他们的胸前也飘扬着红领巾,现在他们随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后面,我们在已经逝去的将军石像前进行了简单的默哀仪式。


  最后,我们来到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在那里,我们向游人进行了红色文化宣讲,同许多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人进行交谈,他们有的是老党员,有的是青年团员,还有些小少先队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大家却有着共同的信仰,永远跟党走。



  经过一天的参观体验,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目标,争做一名合格团员,为早日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弘扬中国梦,实现自身梦想,不忘初心,青春建功勋。


  四、追寻红军足迹,致敬革命先烈


  三下乡的第五天,我们的目的地为兴莲乡的官田兵工厂。前往官田村的途中大部分都是山路,道路崎岖,弯路多,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以及步行,我们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


  一下车,我们就立马进行参观,我们去了官田兵工厂的总务科、利铁科等系列旧址。我们所谓的兵工厂都是由当地人民的无偿提供的家族祠堂和住房。由此看出了当地人民对于革命的支持。参观途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老房子上写着好久前的标语:毛主席万岁、打土豪分田地等。我们得知:官田兵工厂,是在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后创办的兵工总厂,它的建立,标志着在我党领导下正规兵工厂的诞生。成立之初,对内称呼为“中央红军兵工厂”。而当时人们习惯简称为“中央兵工厂”。


  由红军官中央兵工厂直属中央军委、中国工农总司令部后方办事处领导,第一任厂长是吴汉杰,党委书记张健,特派员陆宗昌,职工委员会委员长马文。技术力量是来自沈阳和上海的技术工人。官田中央兵工厂创建初期设枪炮科和弹药科。枪炮科有工人200余人,下设修理股、制造股、木壳股、牛皮股、刺刀股;弹药科有工人百余人,下设炸弹股、子弹股。1932年夏,官田中央兵工厂在枪炮科、弹药科基础上,组建了枪炮厂、杂械厂、弹药厂。枪炮厂下设修理股、机器股和机枪股;杂械厂下设红铁股、刺刀股、木壳股和牛皮股;弹药厂下设子弹股和炸药股。官田中央兵工厂是当时红军最大的兵工厂。根据红军兵工厂第一任厂长吴汉杰同志生前所写的回忆录记载,在兴国官田时,修配了步枪4万多支、追击跑100多门、山炮两门、机关枪2000多挺,翻造子弹40多万发,制造手榴弹6万多枚、地雷5000多个。当年兵工厂生产的弹药、修配的枪支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33年10月底,冈面中央红军兵工厂在瑞金冈面建立,官田中央兵工厂奉命迁至瑞金冈面,职工增加到600余人。1934年10月,除留下100余人坚持打游击外,全部分批随红军北上长征,后来成为八路军兵工生产的骨干。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要生产大大量的枪支炸药以供军队使用,环境之艰苦历历在目!



  在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自发的进行了重温入团誓词仪式,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无比崇敬之情!作为后辈,我们定当努力唯以回报,向革命先辈致敬!


  五、重走毛主席调研之路


  1933年11月,毛主席和谢觉哉等人来到长岗乡,在那里的列宁小学住了一个星期。期间他们走入长岗岭上的花生地里,走入老农民的家中,调查长岗乡在扩充红军,推行公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发现在当地,407名青壮年中,竟然有320人参加了红军。《长岗乡调查》由此诞生。后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苏区模范乡。


  我院青春圆梦·科技下乡志愿服务队前往兴国县长冈乡纪念馆参观调研。刚进纪念馆看到毛主席说的这么一段话:要了解情况的唯一方法是向社会做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把这段话结合到我们大学生本身来说,深入的社会了解可以使我们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对我们学习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最后队员们参观了列宁小学和长冈乡模范消费合作社旧址,学习以前的治理合作理念。通过这次学习,队员们纷纷表示,在日常的的学习工作中,将大力发扬老一辈党员的优良传统。让我们明白大学生不仅是在科技中要不断创新,更是要在思想上不断进步,这也是我们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


  经过一星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从中获益良多,本次经历中学习到的知识对队员们来说终身受用。革命先辈不怕流血、敢于牺牲精神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队员们将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科技下乡中,队员们看到了科技的发展在乡村精准扶贫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在今后要加强学习,争取早日利用自身学习的知识与技术为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这次经历定会成为他们整个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闪光的点。

http://www.dxsbao.com/xiaonei/484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考古访谈录——技工篇
2017年7月21号,许昌学院濮阳考古社会实践队队员王萍于戚城公园遗址处对两位技工老师进行了采访。考古技工泛指对古代遗迹进行调查、勘探、发掘、测绘、记录、整理,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以及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从业 …
贫困情况分析
当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部发达省份“富可敌国”的同时,我国每天收入约1美元的贫困人群超过7000万。现在的扶贫已经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还面临着“多、广、深”的贫困现状。贫困人口数量多,2014年全 …
请不要遗忘他们——关注农村中的空巢老人
今天大家一起拍视频,没人讲解一个地方,我讲解的部分是窑洞。因为仅仅讲窑洞太过单调,大家希望我能找到尚有人居住的窑洞,能和主人交谈。我想到了下山道路旁的一个窑洞,那里住着一个老奶奶。那是一个小路,第 …
打好精准扶贫的漂亮仗
精准扶贫,关键是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把脉后,就要围绕“一人一策、一帮到底”精准发力。仅仅给几笔钱、搞几次慰问,就完结帮扶,这看起 …
山东理工大学“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实践团开启实践之旅
为了更好地了解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的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情况,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9日上午在山东理工大学正式展开调研。 调研活动开展之前,该团队针对如 …
乐中学习,伴“艾”成长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为了让孩子们实现“量”的积累,多一些对文学的感悟,7月21日,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艾心支教队于纸坊小学开展了语文特色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
精准扶贫,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新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几十次国内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全国都在如火如荼 …
三下乡个人总结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7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心得体会…
音乐与书使人升华,从小铸就良好习惯
音乐与书使人升华,从小铸就良好习惯筑梦启航暑假实践团队第二批成员于2017年7月20日下午两点抵达芦家台村村委会举行支教活动。本着益于学生成长的原则,同时应学生们的需求,实践团队带领25名同学学习了热门歌曲 …
三下乡心得体会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7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