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油”气冲天,认识胜利石油精神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作者:刘建强

“石油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深埋地下孕育千百万年,生成条件复杂,来之不易、不可再生。”石油对于大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不仅是作为战略物资,还是日常能源,石油及其衍生品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我国拥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与克拉玛依油田等大型油田,但仍旧难以满足我国巨大的石油消耗量。其中2015年国外石油进口占消费总量的61%以上,相较于脚底下就流淌着“黑色黄金”的中东地区不同,我国的石油资源很是“顽皮”。 它们总喜欢“躲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区,而这些地理位置不仅加大了开采难度,也提高了运输成本。我们知道虽然当今社会新能源迅速发展,但社会总体是建立在以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框架之上的。但是我国地质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我国油田所产原油多数偏重,常规原油中渣油的产量约占原油产量的一半,有的油田甚至更高。

因此,随着我国对轻质油品需求的大量增长,开展对接替能源重油加工技术的攻关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长久地向国家输出高质量石油人才,全景式展现油田文化,体悟创业,领会创新,体验工程之真善美,更好的使学生与当代石油技术接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大一新生结束第一学年之后,安排其进行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为参观石油科技与文化馆、油田与钻井基地、研究院等与油气行业密切相关的单位部门。

文化馆内,“石油辉映芳华,胜利书写华章。我们把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把石油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我们在这里回望来时路上的艰辛、勇气和担当,也在这里汲取未来征程上的信心、智慧和力量。石油的传奇依然在续写,生命的劲歌依然在传唱。沧桑成就正道,传统烛照未来。胜利的事业恰是苦难辉煌,胜利的队伍永远向太阳!”的结束语篆刻在出口处,它与馆厅中央的石油人物雕像相呼应,台基之上所站立的是我国英勇无畏的石油科研工作者与石油工人所组成石油群像,他们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来的石油后辈们,如他们所愿,胜利油田百折不挠、为国奉献的石油精神正浇灌着一颗颗即将踏上这一片热土的赤子之心。众人随意走过的几步,对于那个岁月的石油工人来说,却是那么艰辛。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是部沧桑的苦难史,也是不朽的奋斗史。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奠基者、拓荒者,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作为流淌着军队血脉的石油人,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响应祖国召唤,牢记祖国嘱托,在华夏神州之下,去探寻油龙的藏身之地。

钻井基地里,一顶顶“小红帽”不畏烈火骄阳,在鹏飞学长的带领下,前往参观40型号的退役钻井平台,锈迹斑斑掩盖不住它为石油、为国家奋斗的辉煌岁月,它是处神圣的领域,它攸关国家工业的性命,它输送国家工业的血液。各处醒目的警示牌无不在向眼前这群稚嫩的学生们传递着一句话:这是份危险之极的工作,只有不畏艰险、技术超群的战士才能征服脚下这一片土地。钻井平台之上,当你远离土地,伫立在巨型金属支架之间,沉重的压迫感袭来,参观者内心不由得悸动,他们还将走很长很长的路,才能去战胜自己脚下的“钢铁巨兽”。

研究院中,精密复杂的仪器有序摆放在实验室各个角落,黝黑黏稠的重油盛放在塑料桶与烧杯里,机械加工声音一直传递到楼道尽头。这里是科研的圣地,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来自祖国各地的科研人员怀揣着爱国之情,用岁月白发换来祖国的一次次朝阳。“设计能力最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整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参与了南海取心等重大项目”短短几句话透露着研究人员内心的自豪,也反映我国石油行业刚刚起步时的艰难。他们所为之奋斗的目的,就是让祖国不在被他人扼住命脉,让华夏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认识实习很短,短到只有一周,一周后实习看似是结束了,学生们也确实是走了,但那份热血也被他们带走了,他们在自己的岁月流逝间敬佩着那个年代的前辈们,他们将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石油人,去支撑其一个国家的脊梁,去为了祖国与众人的明天而奋斗。他们手擎着炬火,目视光明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98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签署市场环境承诺书,创建文明卫生大市集
随着前几日市集调研结果的收集汇总,实践队员于线上会议,共同商讨出一份有关改善市集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加强建设文明社区理念的环境承诺书。于是,8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狙击突发疫情,建设文…
寻找文明市集,我们在行动
在疫情受到较好的控制下,社会各阶层逐渐步入正轨;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关于防控的细节以及排除市集上存在的潜在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狙击突发疫情,建设文明市集”实践队于8月5日对市场和市集开…
普法之路,任重道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文法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
明确卫生标准,共创文明市集
疫情反复,除了要考虑保障供应和丰富商品种类,市集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8月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狙击突发疫情,建设文明市集”实践队深入当地市集,为建设卫生健康的菜市场助力。早上七点…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踏上了回顾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旅程。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
战疫堡垒,民心向“苗”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疫情,接种疫苗仍然是当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为了解当前疫苗接种工作推进情况,曲阜师范大学揽梦九州队全体成员开展实地调查活动。此次疫苗接种调查活动,用小范围的调查…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临沂市华东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临沂市华东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烟台学子三下乡: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和开始!
为深入开展“希望小屋”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结对儿童健康成长,深化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2021年7月23日下午,由招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招远市委、烟台理工学院青春正当时志愿…
“走四方R26;见党史R26;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东营刘集 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东营刘集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培育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担负起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的责任…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社会实践
“走四方·见党史·续党情”实践团奔赴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社会实践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