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 1978年11月16日,由上海工人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轰轰烈烈演出。
20多年过去了,回顾话剧《于无声处》的演出和剧本的发表,以及它在全国的广泛传播,有几百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艺术价值已经不是衡量它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它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
“于无声处”一词出自鲁迅先生1934年5月30日创作的七绝《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另有同名话剧,作者宗福先,创作于1978年,获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特别嘉奖;另有同名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其主要剧情为:1976年初夏,受“四人帮”迫害的老干部梅林与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何由于诬陷救命恩人梅林而官运亨通;当他知道欧阳平就是参与“四五运动”而被全国通缉的“罪犯”时,他偷向“四人帮”告密;何妻当众揭发了他,女儿何芸也毅然与父亲决裂。
1978年,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创作、编排的话剧《于无声处》成为了我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1978年,经历“文革”的浩劫,中国百废待兴,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受到禁锢。随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兴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话剧《于无声处》犹如一声惊雷,冲破禁锢,解放思想,不仅对于繁荣职工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有效的引领作用,更在艺术领域、思想领域和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梅林和儿子欧阳平途经上海,来到老战友何是非家中,何是非过去曾诬陷梅林为叛徒,这次又得知欧阳平因收集“天安门诗抄”而成为被追捕的“反革命分子”,即向“四人帮”分子告密,欧阳平遭逮捕后,何是非的妻子、女儿坚决与何决裂。
《于无声处》讲述了青年欧阳平察觉到“四人帮”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于是开始收集、整理、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名为《扬眉剑出鞘》,诗集很快散播开来,“四人帮”下令追查诗集的作者。欧阳平的母亲梅林,战争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上海某进出口公司革委会主任何是非的性命,而欧阳平正是与何是非的女儿何芸相爱。但何是非投靠了“四人帮”,将女儿作为活礼物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一天,欧阳平热情洋溢地向何是非讲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宏伟场面,并将自己编辑的诗集《扬眉剑出鞘》送给他。何是非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平就是全国通缉捉拿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扬眉剑出鞘》一书的作者,他马上打电话给唐有才,让他派人逮捕欧阳平。最后,何是非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话剧《于无声处》作为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典作品演出季参演剧目,于10月27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震撼回归,这也是《于无声处》走过的第四十年。该剧由著名编剧宗福先创作、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苏乐慈导演,讲述了以1976年首都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四五运动”为背景的故事。
继1978年《于无声处》在上海工人文化宫第一次正式演出后,时隔四十年再度回归舞台。此前的2008年,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排了这部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开思想解放之风气的话剧力作。时至今日,《于无声处》已经走过了四十个春秋。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再度倾力打造这部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保留其思想精髓,真正用人性去表达那样一个情感冲突异常激烈的年代,让人物真正活在舞台上。
由宗福先编剧、苏乐慈导演的话剧《于无声处》在上海工人文化宫第一次正式演出,在“文革”过后的阴霾中,“人民不会永远沉默”,似一声惊雷炸响,惊醒经过十年浩劫后的国人,表达了人民群众正义的呼声。同月,《文汇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各地报纸先后连载《于无声处》全剧本。一场政治运动触发了一出话剧的诞生,而这出话剧又成为另一场政治变革的前奏,《于无声处》见证了中国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民不会永远沉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领导调此剧进京演出,之后便在全国广泛传播,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了该剧,数千万人通过报纸、电视和剧场,阅读和观看了这个剧本,《于无声处》将当代文学从“文革”长达10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并一度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最前列。《于无声处》作为“新时期话剧发轫之作”,与《雷雨》《茶馆》等一起,被认为是国内十大不可错过的经典话剧之一。
就像苏乐慈回忆中的那样,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藏龙卧虎的年代,工厂、农场里有很多的文学爱好者、戏剧爱好者、音乐爱好者。机缘巧合之下,生活轨迹并不相同的宗福先、苏乐慈和来自各行各业、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们汇聚一堂。年轻学子的专注和投入,让人不由感叹:一部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把握了那个时代的脉搏,让无数后来者从中有所思,有所得。当我们看《于无声处》,不仅是重温那段历史,更是去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哪里来,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从哪里来。没有那样的思想解放,没有那时候的改革开放,是不会有今天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进程和变化。
一直以来,《于无声处》为何出自上海,也是文艺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对此,宗福先有自己的答案:“《于无声处》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仅仅是我们剧组的,它是上海人对思想解放运动的一次表态。” 在他看来,历史上有两部《于无声处》,一部是工人文化宫自己排演的挺好看的小戏,还有一部是走上政治舞台、走进北京、走向全国的《于无声处》。“第二个《于无声处》,不属于我个人,而属于那个光荣的1978年,属于改革开放的大潮,属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是一人之功、一人之力能够做到的,而是顺应历史大潮被推上去的。我为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那样的重要历史转折期,感到自豪。”宗福先说,“我想,我完全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1978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可能有《于无声处》,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该剧从这两家的复杂关系中,把当时人们的家庭生活、爱情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联系以及所经受的特殊考验,有血有肉真实地表现出来,深刻地展示了在非常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感情、不同遭遇和矛盾冲突。
话剧《于无声处》成为中国话剧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它打破了文艺舞台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被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授予“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奖”。当时的有关报道曾评论:“在中国文艺史上,很少看到一个戏剧曾引起社会如此强烈的反响。”
四十年后的今天,同样一个剧本,《于无声处》的舞美设计,以及在舞台美术的方方面面,都加了一点写意的、象征的意涵在其中。就像舞台上窗外透进的那一抹绿,在整个黑白灰比较压抑的基调下,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化。它告诉当代观众的是:为了达到这个正义的目的,人们付出了多少惨重的代价,人们经历了怎样的灵魂的苦斗、煎熬、博弈并最终升华的。正是这个过程深入细致的展开,感动了今天的年轻观众。与此同时,今年剧组又把已经85岁高龄的舞美设计周本义教授请了回来,在经过重读剧本、细致考虑之后,周本义觉得舞美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剧本本身就是这样提供的。但是他觉得在色彩上,要求色调是黑、白、灰,而不是那种非常饱和的感觉。为了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一种压抑感,最后只是在窗外透出一点绿色,透出一些希望。
话剧《于无声处》成为中国话剧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它打破了文艺舞台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被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授予“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春雷奖”。当时的有关报道曾评论:“在中国文艺史上,很少看到一个戏剧曾引起社会如此强烈的反响。”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43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