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16时,北山书院携手思政教学部,于会客厅成功开展中国故事讲习堂第2期,依托书院空间阵地,联动师资与平台,挖掘和讲好中国故事,共同感悟“红岩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党情怀。本期讲习堂由思政教学部德育教研室李亚莉、张兴玲老师担任主讲人,分别就“《红岩》背后的真实故事——白公馆中的不灭英魂”与“一丈红绸,一片丹心——五星红旗承载的祈愿”两个主题进行“中国故事”分享,共计50余名同学参与本期讲习堂。
明亮的灯光下,一页页昏暗的照片闪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跳,英雄们的坚韧精神,感染着大家。不觉泪水已溢出眼眶,沁湿了衣襟,只感到两行温热滑下脸颊,心间涌动的热血更是将冬日冷冽的寒意驱散,只留下感恩与幸福。
“重庆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李亚莉老师在讲习堂伊始便向同学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热情”“火锅”“浪漫”“红岩”,同学们的回答多元多样,尽显重庆城市特色,讲习堂的气氛一下被活跃。随后,荧幕上呈现了老师的回答:“英雄之城”。同这四个红色显眼的大字一同映入眼帘的,还有一份名单:江竹筠、邱少云、刘国志、王朴、邹容、彭咏梧皆在其列,那是七十年前牺牲在重庆渣滓洞监狱中的烈士们的名单。
在场的人没几个同学熟悉这些名字,但这份名单背后的英雄故事却被每个中国人铭记和传唱。《红岩》便是他们的故事,江姐、许云峰、刘思扬、华子良、小萝卜头等,便是他们的化身。李亚莉老师在讲述书中人物的原型故事时,同学们一片感慨,对那些坚定不移的英勇烈士们更加敬畏。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家喻户晓的江姐——江竹筠的故事。她身陷囹圄,心怀爱子,但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让她始终咬紧牙关,饱受磨难,直到香消玉殒也没有失去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尊严和荣誉。最触动同学们的不仅是她酷刑下说出不屈誓言的豪迈,更是她于狱中写下的托孤信中句句朴实无华,但字字引人泪下的温柔。
感受红岩精神带来的震撼之余,张兴玲老师将话题转向了“国旗的故事”。呈现在同学们眼前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国旗”白公馆中殒命的烈士们撑起的“另一面国旗”。身在牢狱的革命先辈们,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想制作一面国旗献给敬爱的党和人民。但当时的现实很残酷,他们中的大多数,永远留在了人间炼狱。
张兴玲老师还分享了烈士刘志国同志的生平,带领学生共同瞻仰其“与其跪着求生,宁愿站在倒在黎明前的枪口下”和“只要党还在,我就等于没有死”的高洁品质。现场每一位同学被深深震撼,眼神充满了对以刘志国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感恩与敬意。
讲习堂暂时落下帷幕,但红岩精神亘古不灭,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命,革命先辈的精神,需要时代青年不断传承和铭记。北山书院与思政教学部联合开展的中国故事讲习堂,极大地传扬了中国红色故事,持续为学生普及革命先辈事迹与精神,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无数革命先辈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烈火一般不灭的信仰,去点燃新时代的新荣光。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521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