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网讯(记者陆文静 彭文礼 曾童瑶/文陆文静/摄)10月17日下午,浙江大学教授陈叔平在湖北民族大学理学院四楼会议室开展以“由数学建模谈学数学、用数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该院院长刘志军担任主持人,副院长魏代俊,教授向长城,教学科老师刘静漪出席讲座,该院研究生和创新中心成员到场聆听。
讲座围绕“数学的价值”“什么是数学”“数学建模”三个方面展开。
陈叔平介绍,所谓的高技术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打开机会大门的钥匙。现在数学不再只是科学的语言,它也以直接的和基本的方式为商业、财政、健康和国防作出贡献。数学是当今社会中一种看不见的文化,数学的观念在众多的不同层次上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深刻而强有力的部分。
随后,他指出数学和创新有着莫大关联。他认为,数学并非直接地、自动地实现创新,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数学通过影响人、改变人、给人以“训练”来助力创新。
他列举文小刚教授、华罗庚院士和Google创始人LarryPage对数学研究加以利用的实例,强调如果运用数学来分析思考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都归结为“计算”,但是算法需要有模型。
最后,他总结,探索是无止境的,因此数学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人人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和机会,对学数学、用数学来说,问题导向比方法导向更易懂、更重要、更有益。脱离背景问题,就很难真正理解大学数学,特别是有形背后的无形。
据悉,陈叔平,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叔平1985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5月晋升教授,1992年起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此后还担任过若干学术行政职务。研究领域涉及控制科学、数学金融学和应用数学,1991年至2017年连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资助,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指导了博士和硕士40余名。陈叔平曾到过美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多所大学合作研究与讲学。陈叔平曾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1993年)、宝钢教育奖(199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和贵州省高等教育杰出贡献奖(2012年),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D)顾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兼专家组组长等学术职务,并担任《数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数学建模及其应用》副主编、JIMO荣誉主编。陈叔平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和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成员,是IM202和ICIAM201大会组委会成员。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44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