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环保,扫除误区——环保小知识
环保,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必须要谈的话题,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环保,但是,我们真正了解那些环保知识吗?今天,我们就叙一叙环保那点事。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常跟大家“亲密”接触两样东西——雾和霾。雾(Fog)和霾(Haze)虽然经常同时出现,但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低能见度的自然现象,是近地面的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等若干种,降低能见度,有一定的危害,而霾则大不相同,霾是由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污染颗粒物所导致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混浊现象,污染严重。那么,它们两个怎么区分呢?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霸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了解了雾与霾的区别,我们再来讲一讲另一个更加可怕的污染——核辐射,还是日本的核泄漏事件让核辐射真正走进大家的视野,也认识到了它的可怕,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太少,才会发生抢盐的闹剧。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剂量就越大,危害也越大。而在核电,核工业等广泛应用的今天,防治核辐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环保问题。
随着核污染的愈演愈烈,核辐射的防治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一个重要误区就是食用碘盐来避免辐射危害,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为了增加体内稳定性碘的数量,大量服用碘盐是危险的,碘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与高血压及其他医学病症相关,增加每日碘盐摄入量弊远大于利。碘盐中的碘含量过低,并不能借以防止放射性碘的吸收,而大量服用氯化钠会有急性毒性:在短时间内即便反复使用汤匙数量的盐也可引起中毒。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09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