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作为中国人,我比较了解中国,然而我了解到的是现在的中国,或者说是书本中的中国。我并不知道除了我生活的这个时代,其他时代的中国到底是何模样。
看了余华的《活着》,我更加接近中国的一个时代,新中国成立至今最为动荡、迷茫、混乱的一个时期。福贵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更多平民大众的生活,而非水中花、镜中月,触不可及。我们需要这样的平民作家,不谈民族大义,不说贵族繁华,只有普通民众的平凡,然而正是这些平凡构建了一个时代,平凡却又不平凡,简单中有着深刻大义,给我们启示,给我们精神。
富贵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或许这只是我们的看法,他并不这么认为。“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这是一种境界,是岁月的智慧,只有经历过,磨练过的人才会如此般看开。不要以为这很容易,好好想想,如果换成是你,处在那个时代、那种背景下,你会如何?
思修老师让我们过年回去找一位80岁以上的老人好好聊聊天,我觉得他说的极有道理。能活到那个年龄,本身就是一本可读的书,而且,可读的很多。岁月,需要心态、生活的方法、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如何和爱人、子女、亲戚、别人相处,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如何养生,这一个个对长寿而言都很重要。所以不要否认岁月,福贵的岁月,就是一种沉淀。
我很尊敬每个坚强的残疾人。我有想过,虽然现在的生活不尽人意,可是我生活的安排中,从来没有一种是当我残疾之后会如何,或许并不是无法承受,只是一切都变了,原有的所谓不美好也实现不了。变了,再也不可能了,最起码有一种无尽的失望。福贵的生活一直在变,他坚持下来了,我敬佩他。
从《活着》中,我又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痛,福贵的儿子有庆因抽血而死,在我现在所处的时代,我觉得这是无法想象的。何其残酷,抽血抽干了而死,可怕、恐怖,这些都不足以形容。医生又是何其令人毛骨悚然,眼看着活生生的生命在他面前流逝、枯竭。有庆,这个可爱、善良的孩子,我同情他,可是,同情有用吗?疼痛又有何用?就像苦根,想起他,也是无尽的难受。
我赞叹于现在科技的进步,以前有多少妇女因为生孩子而踏进了死亡之地,文中的两场悲剧皆因此而起。
福贵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打仗时未战死,斗地主时未被枪毙,大跃进时未饿死。这也是作者笔触柔和的地方,我知道,中国的那个时代,远比作者所表现出来的还要苦难。
我很欣赏富贵一家人,落败时,仍然选择去面对,面对从未经历过的苦难生活,那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俗话说,“由简易奢易,由奢易简难”。然而他们一家人都做到了。福贵担起了整个家的责任,家珍则代表了中国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凤霞、有庆、苦根,这是一个个善良、勤劳的孩子,从未则备过生活的苦痛,而是在困境中保持善良的秉性。
有些人类的常理在所有地方都一样。当我自然的向他人告知某事时,可以越过国家和种族的界限,互相理解。余华正式进行这种坦诚的辩论。在这个意义上,他完成了一部令人振奋的作品。这是余华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原因,也是他成功的地方。
有人说,一个人没有什么,孤独不可怕,那是你没有体会过真正的孤独。所以我佩服福贵活着的勇气,这是《活着》的真谛,也是人生的意义和终极话题:活着!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懂得生命的真谛,好好的活着。和福贵相比,你我幸运太多。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80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