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罗舒晴 刘雅俊)7月20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长沙、湘潭暑期社会实践团关于乡镇养老新模式下养老观念调研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上午8:30,团长郭峻源对昨天的调研活动进行简单总结后,实践团根据实地情况和队员特长进行了内部分组和任务分配工作。
(图为实践团讨论内部分工)
成员们顶着烈日,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跋涉后,终于在上午9:30到达了当天的调研目的地——先锋街道敬老院。执行院长邹巧云亲切接待实践团的同学,并接受采访。邹巧云院长就目前先锋街道敬老院的运营现状和问题、老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以及自己个人的养老观念等发表了看法。她首先向实践团介绍先锋街道敬老院三十年来的变化,以前是板房,只有1个房间,现在有3栋楼,共计100多个房间。提到养老观念时,院长表示三十年前好多老人对到机构养老是很抵触的,现在好多老人已经基本接受进入机构养老。
(图为邹巧云院长为实践团介绍先锋街道敬老院现状)
之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也接受了采访,介绍自己工作的内容,并表达对敬老院的看法。其中,护理员陈石罗提到了自己对将来养老的新看法。她提出:“我觉得在多方自愿的情况下,邻里之间可以签订协议。可以三户或五户一个共同料理老人,邻居之间相互照顾,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制定一个排班表。当然也可以邻居之间三户到五户共同聘请一个专业人员去照顾老人,这样在经济上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压力,老人的一些情感诉求也能解决,子女们也会比较放心。”这一种抱团养老模式,既符合老人不愿离家的心理,又满足了刚性的养老需求。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敬老院内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同时,实践团也对敬老院内的老人进行了采访。其中87岁的刘桃秀奶奶6年前来到先锋街道敬老院,她未与儿子们商量,自己就搬到了敬老院。“我住在这里有人照顾,他们每周来看我两三次,吃穿不愁,还蛮好的。”刘奶奶提到孝顺的儿女稍显激动,有高血压的她轻微地喘着气。在这里的大部分老人也和她一样,大都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而自己选择住进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亲切交流)
本次在先锋街道敬老院的调研活动,加深实践团对城乡结合部养老观念变化的认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长沙、湘潭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砥砺前行,深入探究城乡结合部养老观念的变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先锋街道敬老院前的合影)
(责任编辑:谈佳)
(湘潭大学青年传媒中心新闻通讯站)
http://www.dxsbao.com/xiaonei/111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