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东交大学子走进江西何源:六旬老人讲述蚕桑养殖的那些事儿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董富超

  “种桑养蚕不需要投入什么大钱,有地种桑树、有房子做蚕房就行,比较适合我们这些没有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发展。”从1995年开始养蚕到如今已是第23个年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何源镇村民张发苟一直坚信“养蚕比种田收入高、来钱快”,事实也正式如此。

  7月10日,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走进何源镇蚕桑养殖户张发苟老人家中,听老人讲述自己20年蚕桑养殖经历的那些事儿。

张发苟老人在自家蚕房接受采访.jpg

  “95年的时候镇子上家家都养蚕,经济来源主要靠养蚕。”

  据张发苟老人介绍,1995年村里刚开始蚕桑养殖,不少人就过上了好日子,有的养殖户一年可以获利1000多元。“那个时候我们吃住都是在蚕房旁边,偶尔有空唠起家常也都是讨论谁家蚕养的好,谁家蚕茧又卖了多少钱”。回忆起以前的养殖经历,张发苟自嘲当时的人都有些“魔怔”,一心扑在养蚕上。“蚕房要通风,吃的桑叶要干净,对光照也有要求,蚕宝宝可比人金贵多了。”老人打趣道。

  好的产业带来了好的收益,加上政府的扶持,张发苟家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好,靠养殖蚕桑,家里添置了彩电、冰箱等现代化家具并帮衬两个儿子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支撑起了一个家。

  “08年经济不景气,蚕桑养殖的人越来越少。”

  “2008年全国经济都不景气,蚕茧的价格也随着一落千丈,村里的人都将桑树砍了,中年人、老年人开始种地,年轻人都陆续外出打工了。”现在,张发苟很庆幸自己没有像大多数村民一样把树全砍光,留下的几棵树陪伴他的老年时光。“刚开始也还有人坚持,毕竟之前大家都尝到了‘甜头’,等了一两年没有看到希望的也都离开了”。

  “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缺乏劳动力也是很多人不在养殖蚕桑的原因之一”。从蚕卵出幼虫到蚕结茧一般一个月左右,一年可以养三季。蚕除了睡觉时间基本上都是在不停的吃桑叶,食量特别大,排便也非常多,每天都需要更换蚕床、采摘树叶。除此之外,桑树需要定期修剪、追肥、除草,蚕室需要消毒,年龄越大越感到“吃不消”。“尤其是蚕后两次脱皮,每半天就需要换一次蚕床,需要人不停地喂桑叶”。由于大多数人养桑蚕技术是自学的,存在不确定性,养桑蚕的过程中还需要格外小心,伤神又费力。

张发苟老人家蚕房.jpg

  “几乎没有人再养殖蚕桑,如今整个镇子也只剩我们一家”

  “原来一张蚕种20元,现在涨到了55元;原来有人到家里抢着来收,现在没有规模,要亲自到南昌的场子里去卖,来回路费还得自己往外掏。”张发苟仔细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不过他仍然觉得自己继续养蚕的路子是正确的。“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是一年还是可以赚5000块钱,比种田强多了,种田一亩地纯收入1000元,养桑蚕的效益要翻一番。”“现在身体大不如以前,农忙时会找几个零时工,但总的下来也会赚不少钱,已经好多年没问孩子们要过钱。”

  “再过几年干不动了,就歇一歇安心养老,但是桑树不会再砍了,可以留个念想。”谈及以后的生活计划,张发苟笑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76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外国语学院“乡风文明建设”千村万户大调研培训会议
本网讯(通讯员 唐明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农村建设的需要与自身成长 …
初遇兰考,焕然一新
在经历了将近半个月的准备,我们组好了社会实践队,名为“豫见兰考”…
贾岗社区宣传瑞鹏精神
  按照计划安排,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瑞鹏精神实践队于7月13日来到贾岗社区宣传瑞鹏精神事迹。  7月13日上午,队员们拉着大旗,扯着条幅在居民众多得地方卖力宣讲,居民群众反响很大 …
澧水河水资源环境调查团前往张家界市环保局收集资料
本网讯(通讯员 唐明俊)7月15日,今天是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张家界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鉴于我们对澧水河水资源环境情况的了解尚不充分,澧水河水资源环境调查团在经过思考之后, …
湖北大学生参观地震遗址,感受志愿精神
在什邡的博物馆里有一个时钟,时间永远停留在了14:28,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无法忘记的时间。…
豫见兰考,豫见焦裕禄——启程
我们豫见兰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实践队在经过紧张的准备工作之后,于7月8日出发,目的地兰考。…
学习焦裕禄精神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瑞鹏精神实践队于7月9日来到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学习焦裕禄精神。  7月9日下午,兰考县领导等人正在焦裕禄遗像下庄严宣誓,队 …
调研路上 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乡村低层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调研队”
坚定信念 不畏艰难 ——许昌学院“乡村低层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调查队”突破自我
淮海工学院蒲公英支教团赴兴隆村小学开展第八天支教活动
本报讯2018年7月15日淮海工学院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港城“蒲公英”支教小队在队长叶香颖的带领下在灌云县图河镇安福乡开展第八次支教活动。今天支教的内容是由队员李泓燊为孩子们从名字的由来,特色建筑,风景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