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详细了解大数据与社区建设的融合情况,助力智慧社区发展。2018年7月11日上午8:00,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队(23人)出发前往贵阳市云岩区黔灵镇改茶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在国家新型城镇化部署、两化融合、一带一路以及推进城镇化的总体布局与方向影响下,智慧城市群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们积极深入一线基层,切身感受智慧城市社区建设,从而使研究生们在实践和观察中提升自身的研学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午9:00,实践队准时抵达贵阳市云岩区黔灵镇改茶村村民委员会,接着在村委会干部和村警务室助理的带领下,初步了解了改茶村的详细情况,并获得了关于村情村貌和“智慧门牌”建设得相关资料。然后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观看了改茶村“智慧门牌”建设的相关视频和PPT介绍。该村警务室警务助理彭淑英和警务助理杨成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改茶村详细的村情村况,并对研究生们的调研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村委会干部和警务助理对“智慧门牌”建设的介绍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感受到了改茶村复杂的村情村况和“智慧门牌”建设的复杂性,虽然目前“智慧门牌”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的很多的不足。相关人员表示,改茶的难管关键在于房子数量不清,人员底数不明,工作不能主动出击。驻村民警助理杨成说,必须“以房管人”才能破解难题。
上午11:00,实践队开始分批进行走访和调研。通过走访和调研,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改茶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常年聚集四五万人、流动人口占九成以上,这里有着便宜的房租、迷宫式的道路、复杂的人员结构和薄弱的社会管理基础,让流动人口大量聚集的城中村,不可避免地成为治安管理盲区。但采用“智慧门牌”方法后,对该村人口信息采集带来极大的便利,整个社会治安也得到逐渐的好转。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也发现,目前的“智慧门牌”虽粘贴于各家各户门前,但通过扫描二维码并没有获取相关的信息。对此杨成警务助理表示,目前“智慧门牌”建设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多东西都还在升级改造。此外,社会实践队成员发现,大多数房东对“智慧门牌”的认识和支持更要深刻一些,而租户对“智慧门牌”的了解和支持就要更少一些。
在深入观察和调研中,实践队了解到“智慧门牌”有三个作用:普通居民扫码能了解派出所、村委会等信息;公安能够看到楼房户型结构,精确到每一间房入住的人员信息;房东需要扫描二维码动态更新入住人员信息,信息将直接传入公安信息网内,这也成为了改茶村新的“村规民约”。
下午13:00,第一天的社会实践工作才宣告结束,通过实际观察和亲身体验,大家看到了城市基层管理中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对城市建设,尤其是“智慧社区”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智慧门牌”启迪着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要善于运用大数据驱动“微创新”,要直击“痛点”、以小搏大,在要害部位、关键节点上谋求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智慧门牌”正是针对流动人口管理这一社会治理的“痛点”和难点,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微创新”,这一“对症下药”的“微创新”,产生了精准管理的“疗效”。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黔研社会实践队 李超 报道|摄影 黄月又 杜艳 李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36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