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5日,实践队员们乘坐班车,穿过高速路上一个又一个长长隧道,在当天下午来到了政和县杨源乡,一个被重重山峦包围的闽北小镇,开始了探寻中国戏曲活化石——“四平戏”的实践之旅。
四平戏出现时间较早,在明朝中晚期时曾一度盛行,而后便趋于衰落且一度被认为失传。上世纪80年代当戏曲研究家踏足这片土地时,这种古老的腔调又重新被人们所熟知。
在当地热心小伙伴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四平戏的演出地——杨源乡英杰庙,当队员们踏入门内时,恰逢英杰庙的修缮。堆叠的木板,忙碌的工匠,散落地上的各式各样工具都在预示着这座历史古迹的新生。
傍晚时分,夕阳散发余晖,队员们前往四平戏剧团所在地,采访四平戏传承人张孝友团长。“我爷爷是演戏的,我爸爸也是演戏的,现在我接他的班”团长对实践队员们说道,“杨源四平戏与祭祀祖神张瑾及其偏将郭荣的庙会相结合,每逢庙会都会在英杰庙内大唱三天三夜,古老的四平戏正是如此般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唱而流传至今。”从他那里,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四平戏的从最初产生到现在的历史兴衰,以及其当下的发展与传承。队员们感叹四平戏的发展不易,也为其至今能相对完整地传承下来而感到欣慰。
采访完毕,队员们跟随团长前往排练场地观看排练。“四平戏之前都是传男不传女,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因而我们招募了这一批妇女学习四平戏”团长指着剧团内的演员跟实践队员们说到。队员们向场内看去,妇女们表演得有模有样,又是唱又是比划,令得周围观看排练的村民们拍手叫好。在现场,实践队员们还见到了好几个老师傅,从团长那队员们了解到其中最高龄的已有86岁,基本每天都会到现场指导排练。也正是出于对四平戏的那份热爱和不舍,让他们一直在坚持表演和培养着新生代的演员,令队员们深感欣慰和敬佩!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已是晚上九点。队员们告别了演员和老师傅们,回往宿地。一天的奔波虽忙碌但队员们都感到充实和欣慰。
穿越过四百年的历史,四平戏历久弥新,我们探寻的脚步不会停下,明天又将是充实又美好的一天。
浙江大学丹青学园赴杨源乡四平戏传承调研社会实践队
2016年8月15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