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宁波大红鹰学院“归根之寻”实践团来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对针刺无骨花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汝兰进行采访。
图为“归根之寻”团队成员
在古老的街巷之中,开着一扇咯吱咯吱的老旧大门,左边是挂着各种针刺无骨花灯的展示台,按下开关,它就开始亮起然后慢慢开始旋转,就像是五彩斑斓的走马灯,光透过一个个小孔,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图为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中间放着一顶大红花轿,多了一份喜庆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妙龄少女怀着春意一步步走进去,耳边像是听到了唢呐在吹,眼前像是看到了鲜花铺满十里。
右边是王奶奶的工作台,那泛着黄的灯光斑驳地照在古色的工作台上,那工作台上的一个个小洞是王奶奶日日夜夜制作花灯的心血,她总是说“做花灯,干嘛非要赚钱?”
图为针刺无骨花灯国家级传承人王汝兰
她人老了,但心却从未老去,对针刺无骨花灯的热爱也从未消散,提起制作花灯的过往,她总是两眼发光,眼里透露的是万丈光芒,在她的眼里我看到了一种希冀,一种渴望。她说我们年轻人心太急,不能静下心来,但做花灯必须一针一针刺出来,不能分心,不然你手里的绣花针就会断,花灯的每一个孔就会连在一起,这样的花灯不好看。在当今社会,耐心可能就是我们年轻人慢慢缺失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事,如果有机会我们都应该学会静心。
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门外哗啦啦的雨声好像是一首曲子,我们团队认真地听着王奶奶传授制作针刺无骨花灯的步骤,并动手进行操作。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对花灯进行纸张装订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对花灯进行刺绣
王奶奶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们,时不时拿过我们的花灯对其进行指导,经过七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我们的成果,花灯的每一个孔都是我们一针一针地费劲心血扎出来的,作为新手,当然绣花针也不知道断了多少根,但最后得到了王奶奶的认可,让我们十分地欣慰,虽然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我们经历了,接触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26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