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兰村的稻田,让人驰目骋怀,远方的稻田里,有一群忙碌的身影。近日,为了依托“互联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由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组建的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冒着夏日的酷暑前往江西省弋阳县葛溪乡雷兰村,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调研并实地参与田间农活。
日行万步·探访雷兰村的“致富经”
走访当日实践团成员日行万步,田间地头找寻雷村村脱贫致富的“农业秘籍”。“年轻的时候种过中药,也种过油茶林,但是这里农田地势低,常年会积水,自己也没啥经验,收成不是很好。”村民吴先生感慨道。据了解,前些年应村里响应发展其他产业带动全村产业转型,作为村里种植大户,吴先生带头参与了各项产业。但多次的失败经验总结,吴先生认为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更适于种植水稻。
说起农业收入及家中条件,吴先生表示刚开始种植水稻时,收成不是很理想,家中生活较为坎坷。但近些年政府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大,科技农业及机械化农业为他们带来了新发展和新思路。“有好政策撑腰,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实践团与村民积极交流,倾听村民的农业故事
吴先生表示,如今网络科技比较发达,众多农产品都在网络上可以销售,由于缺乏网络知识与技能,家中熟练使用互联网产品的子女均外出务工,吴先生百亩良田的销售渠道依旧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低。说起家中子女,“再穷不能穷教育”是吴先生留下的话语,辛勤劳作一辈子的老两口只为家中三个孩子能拥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了解到吴先生正面临的困境,实践团的成员们都非常积极的给吴先生讲解网络售卖渠道,并且教授了吴先生如何在网络上订阅农业科技论坛,时刻关注现代农业的发展。
浓浓乡村稼穑情·青青田间“好帮手”
为深入的了解田地里的农活,在村民的指导下,实践团的队员们提起喷雾器不怕脏、不怕累地在农田里学习喷散农药。“撸起袖子加油干”,卷起裤管赤脚下田。实践团的成员们为水稻田拔草施肥,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农作的艰辛。“看不出来你们还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啊!”吴先生由衷地夸奖道。
实践团成员背起农药喷洒器
吴先生对实践团的队员们说:“我们文化不高,也听过一些科技助农的事情,但对这些科技产品不太了解,我这大片的农田都得自己喷洒农药,实在是费时又费力。”实践团队员们建议吴先生采用机械化种植方式来降低劳动成本和生产成本,以新兴科技助力农业发展。实践团计划帮助雷兰村村民联系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采取合作社等方式,使用无人机来喷洒农药,帮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民应该掌握新时代科技力量技术,为乡村振兴稳步迈入新时代贡献点滴力量。
实践团下农田拔草
“唯有双脚踏入泥泞,才能感受大地的力量。”乡村振兴实践团带队老师张文明表示,大学生们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实践方能出真知。新时代的青年应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2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