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惺忪的眼睛,半响才晃过神来。望着眼前青绿的大山,总会先沉思几分钟。广西百色的山真的很绿很美,连绵不断的山峰就像是海中的波浪,山顶时不时会飘来几朵白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雄鸡一唱天下白,足别瑶族苗族乡就在这一鸡鸣中慢慢复苏了。日出而作,扛起锄头,便开始了这一天的农活。这里以种植玉米为主,甘蔗也很多,进来足别瑶族苗族乡沿路一带都是一排排的玉米,平底上,山峰上、陡坡上全都是玉米,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他们采取“玉米下山,竹子上山”的产业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竹业种植,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真正的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以及人力物力。在地广人稀,气候温和,土特产丰富的足别瑶族苗族乡里,每一种农作物都是纯真的大自然与农民辛苦劳作的完美结合体。依山傍水,邻里和睦,褪去城市的纷繁,拥抱自然的清新亮丽。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壮族山歌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陶冶人们情操。然而,世间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了,在斗转星移的历史长河里,很多东西也已经变调了,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价值。从为了让人们热爱生命,热爱劳动,在劳作中营造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氛围,到如今只作为一种庆祝节日的方式。只有在重大节日时,一些还懂得壮族山歌的老一辈才将壮族山歌重现人间。如此相对照,我们可以想象出那时的村民们是如何利用壮族山歌来进行山歌传唱,在空灵的山峰间飘荡的歌声是如此的悠扬,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是什么导致文化的存在价值变调了?村中年轻的一辈都是背井离乡地外出务工,徒留老幼者在大山里。他们的离开,也是无奈的,毕竟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壮族山歌得不到年轻人的重视,传统文化后继无人,都是出于生活所逼。
足别瑶族苗族乡是群山怀抱中的一枚小石头,畏难于高耸险峻的山峰,非意志坚强者不能跨越山峰,抵达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开门见山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视野虽被群山阻挡让人看不着远方, 但是仍能感受得到在山后面那力排众险穿透出来的顽强生命力,在
山的另一边是什么?是一派繁荣似锦的城镇,还是一个同样封闭落后的小村落?没有梦想,何必远方。相信他们也是想挣脱束缚,奔往山的另一边去,看一看在山的另一边的风景又会如何?无奈现实的压迫,让大家都举步维艰。
淳朴的村民,纯真的孩子,一直是支教者敢于踏入陌生地的坚强依靠,短短的十多天支教之旅,无论是对于谁而言,都会是毕生难忘的一段美好追忆。欲求一滴杨枝露,洒落山间并蒂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