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某个角落里,许多人都会忘记这样一些人:他们,身形伛偻,背影憔悴,似乎在他们的骨髓里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颤颤巍巍,有的甚至难以直立,他们会对着我笑,只因为我也对着他们微笑了;他们,天真烂漫,像是返璞归真的孩子,望着这个纯净和污浊的世界。我把他们叫做“返璞老人”。
我们去了敬老院,门口的几个老人,竟有着炯炯有神的目光,或是看着树影,或是看着报纸,或是眯着眼睛打盹。我走近那个看报纸的老人,一身白色微微泛黄的衬衫,边上倚着拐杖。他是个91岁的老人,除了这一信息,我已经难以从含糊的方言里分辨出其它。
一间房间里,坐着个身形娇小的银发老人,另一边的则是斜卧在床里,十分瘦弱。通过阿姨的介绍,我才得知:一位是曾在菱湖丝厂的工人,家境较好,却在这个八十几岁的年纪患了老年痴呆,像个孩子一样抓到什么都吃,她会朝着我们笑,开心地为我们的到来流眼泪。另一位则命运多舛,儿子因车祸至今仍躺在医院里,女儿肿瘤切除行动不便,如今只有孙辈偶尔来照料,神智偶尔清醒的老人也憔悴得只能躺着、坐着而已。
陪她们用方言交流着,感受她们的天真和孩子般的行为,我更多的是心疼与感动。我多么感谢“返璞老人”带给我的动容,或许在老年的他们,内心是归于沉静的,是愉悦的。
社会需要爱的传递者,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也许只是静静地坐下老,倾听他们的心声,陪他们笑笑。我们一个简简单单的付出就能给他人带来快乐,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爷爷奶奶,也都有变老的一天。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用心去关爱他们。尽管已近黄昏,我们也要让它幸福满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老又爱老,人人需做到。”经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深意,珍惜和想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老人们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不要出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1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