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传承,晟舍塘桥寻访
文化寻访团实地考察第一天,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心“桥”见传承——湖州古桥非遗文化寻访团于7月10日上午8:30准时出发,前往晟舍桥的所在地。
在本次考察中,考察C组特地对当地老人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采访。考察组成员从老人叙述中了解了这座桥的前世今生。晟舍塘桥位于运河和晟溪交汇处,为单孔石拱桥,建于同治己巳年(1869年),在2009年政府花200万进行了修复重建。也因此失去了沧桑感,但是依旧陪伴在运河畔,看着一艘艘穿梭而过的船只。相传桥以东闵氏居之,桥以西黄氏居之,又名黄闵。俗名塘门。世远而音讹也。其故址向在湾北,迎西南来水,外堤架木桥,便人来往。乾隆时移建今。所渡也改泊于外。道光十六年知县杨德恒拔公款钱五百千。里人又集资七百千重建,同治三年毁于寇。七年里人往各外募捐五百余千。并湖城善后局拔钱一百千。八年二月兴工,九年八月告竣。初议旁开两小拱以旺来水,后因南市失火,谣言四起遂改议,而西面小拱已成,不复塞。”
第一次进行实地寻访,同学们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又有了新的感悟,这些古建筑承载着的是晟舍人民的文化智慧。在本次探访中,成员们也意识到了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更多的帮助,需要在新时代有现代化的解读。相遇是一种美好的过程,我们在这里与古桥相遇,瞧见了文化,更“桥”见了传承。
“桥”见传承——湖州古桥非遗文化寻访团
王乐雨
2018年7月10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8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