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6月30日电(通讯员 赵远泽)坐落在秦巴山麓,堵河之畔,是十堰市城区的西大门,距十堰市中心26公里。襄渝铁路、316国道穿境而过,汉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条绿色飘带横亘境内,作为南水北调中线黄龙古镇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四个部分,四条古街道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气势恢弘的黄龙古建筑群,虽历经几百年风侵雨蚀,仍保留了格调统一、庄重典雅、浑厚古朴的建筑风格。
6月3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创维志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热情的黄龙镇办公人员接待下,团队对古镇进行了参观,对当地的居民和干部进行了走访,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黄龙镇改革开放40周年内的变化,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生活的巨大变化发自肺腑的喜悦。
历史的见证者——饱经沧桑的“黄龙”
顶着蒙蒙的细雨,踩着古朴的街道,与充满现代化的平整的柏油马路相比,青砖铺成的凹凸不平街道更能让人从内心里感到震撼,街道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泥土气息让人感到静谧安详。踏着记忆历史的青石板,穿过回环曲折的小道,仿佛又看到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来到一处大门紧闭的民居,门前有一块介绍板,记录着“黄龙”的历史。黄龙古镇历史悠久,黄龙康家湾遗址的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并一度发展而成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分界线,,古镇在清咸丰、同治年间达到鼎盛。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最初为军事要地,随着人口和商业的不断发展,军镇逐渐向商业市镇转变。咸丰元年(1851年)黄龙建镇,镇址在大峡枣园、肖家湾一带,咸丰三年(1853年),堵河,街道被冲毁,迁址于老店(今黄龙东湾)。同治六年(1867年)又被洪水淹没,迁建于堵河、犟河交汇处,即今黄龙镇所在地。为了加强对黄龙镇的管理,清同治九年(1870年),设黄龙滩塘,有一员千总专管,外委、把总协防并处理公务。由于有滨江之便,吸引了的客商和传教士。客商们为了方便商业往来,按照不同的籍贯在此设立了商业会馆,古镇内商贾云集,商铺林立,街市繁华,成为当时鄂西北山区的商业、文化、航远中心。但是,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建成,堵河航运衰落,黄龙的繁荣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最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变化
在街道旁采访了一位和蔼的老奶奶,热情的老奶奶坚持让队员们去她家里坐一坐,房子虽然有些狭窄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奶奶的老伴耿昌如老爷爷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激动地向队员们讲述他的回忆:耿昌如老爷爷一家都是农民,后来他的哥哥参了军,战争结束后被分配单位,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一家人由农村户口改为城镇户口,自己后来也去汽修厂工作。当谈到老人的医保问题,老人说,“医保确实普及了,之前心脏手术开刀要几十万,经医保报销后只用交几万块钱就行了,如果没有医保,这么大额的医疗费可能会使生活变得相当不易。”在采访快结束时,队员问老人他认为的小康是什么样的时,老人激动的说:“什么是小康?老百姓看病不要钱了,老百姓读书不要钱了,那才是真正的小康!”
改革前被“枷锁”限制的生活
在当地书记的推荐下,队员们来到了村口的小商店采访了肖元忠老人。谈及黄龙镇改革前后的变化,肖元忠老人说:“黄龙镇这几十年的确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最主要的是人们思想的改变。老人讲述了改革开放前他的工作,那时人们生活处处被限制,干活必须去大队上,男人一个月至少干28天,女人一个月至少干25天,干不够就倒扣公分,即使干够了,一个公分才五分钱,很难养活一家人。老人感慨道,改革后,情况好了许多,人们有钱了,不需要票了,土地分包到户,村民挣多少都是自己的。”当问到老人对子女的教育时,老人对子女教育十分看重,只要有能力就一定会供孩子们读书,不论儿子女儿都一样。但是,老人认为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子女要是不想读书而是去发展别的行业他也会支持,不仅是老人,镇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思想了。听了老人的话队友们都十分感动,同时也感慨改革对人们思想的巨大改变。
在采访的结尾,老人对我们箴言道:“你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国家给你们的生活条件,努力读书,不要辜负国家和父母的期望,国家未来的建设就靠你们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5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