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对人口结构、性别比例调整优化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解决有二胎生育意向的家庭的后顾之忧,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应当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7月25日-8月5日,在各级妇联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千里行实践队赴山东省青岛、济南、东营三市成功开展课题名称为“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背景下‘妇女儿童家园+’项目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推广”2016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工作。
“家园”——百姓怎么看
走访了很多基层社区,倾听了很多群众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妇女儿童家园”的看法与感受。队员们在安宁社区随机采访了退休职工王阿姨,她与老伴都希望儿媳能再生育,以享受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但儿子儿媳事业心极强,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倾注到了工作上,无暇产期护理、产后哺育以及学前教育,王阿姨表示:“如果 ‘妇女儿童家园’能够适度扩建、招募更多热心的志愿者、更加用心地去运营,能帮助我们这种家庭解决很多问题的。在新形势下,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啊。”
去了不同的地方,听了不同的说法,实践队员们知道:需要沉淀,需要再认识才能发现深处的秘密。
我国今年全面放开二胎之后,妇女儿童问题上升到了前所未遇的高度。从某个角度来说,现在妇女二胎生育意愿不强就是现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力度不够、妇女儿童在社会中遇到切实的困难和阻力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千里行团队认为,下一个五年,社区基层工作的重点就在妇女和孩子上。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前往了7个基层社区,所见所闻也完全印证了猜想:一些前沿的、社区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基层社区,这种想法已经觉醒。服务于年轻人,服务于希望的工作开始成为重点。
公益课堂进行时
理论认为教育存在三个部分,父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就对应着三个主体——父母、学校和社会。事实上,在中国我们通常忽视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脱离外部世界活着、恐惧外部世界已经发生在很多孩子的身上,甚至有的孩子恐惧外部世界的表现还被父母看做是“乖”,并不吝以鼓励。这种情况下,社会教育的意义就凸现了,它作为最广泛的教育形式可以贯通始终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个时候社区作为行政的最末端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是政府把控社会的急先锋。所以社区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承担社会教育的义务。社区需要一个平台或者项目,去建立、去整合、去完善自己的妇女儿童工作。这个时候“妇女儿童家园”就应运而生。
千里行团队与“家园”合影
“妇女儿童家园”是山东妇联于2011 年提出的为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关爱妇女和儿童的综合性基础服务机构,它以社区为依托,面向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宣传教育、权益维护、家庭教育、帮扶救助、就业指导、文化娱乐等一体化服务。“妇女儿童家园+”是2016年青岛妇联提出的在妇女儿童家园五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应家园各服务职能,通过与学校,志愿者协会,医院,律师事务所,创业孵化园,就业指导中心等社会机构展开合作,逐步形成“政府+社会”支持格局,丰富项目内容,提高项目质量,扩大项目范围的建设项目,在一个层面它上把妇女和儿童问题结合在了一起,给出了一个总的解决方案。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阵痛,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妇女儿童问题会是阵痛中的一个重要“痛点”。可以说是时代选择了“妇女儿童家园”项目,实践队员们相信这样的形式一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而变的越来越重要,最终脱离社区居委会成为独立的机构,成为我国基层工作的第二先锋。这样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国家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5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