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走进河南新县了解扶贫成效倾听农民心声
中国青年网信阳7月1日电(通讯员刘铭)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河南信阳新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集全县之力,在两年内完成了五年的脱贫指标,脱贫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七月一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分团委的组织下,赴鄂豫皖三省五地暑期社会调研队深入信阳市新县一贫困村----喻冲村进行实地探访,以了解基层的脱贫攻坚实效,亲身感受国家脱贫攻坚战伟大进程。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在喻冲村扶贫办公室)
“我们村的贫困户都专门建档立卡,并进行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64份贫困户档案,意味着64份帮扶保障的承诺,也承载着64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这几年脱贫攻坚工作不容易,但是从干部到贫困户,每个人都没有放弃。”喻冲村扶贫办公室的负责人话语中有些颤抖,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们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在和老百姓携手努力,努力奋斗,最终脱贫过程中的艰辛付出。
(与村民亲切地交谈)
“我们的生活在扶贫工作开展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的老人90多岁了,卧病在床十多年,国家几乎是报销了全部的医疗费用。我们的房子去年都快倒了,政府专门派人来修理。家里两个孩子要上学,要是只靠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我们没有办法生活下去的。”一位大娘激动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年扶贫工作组对她家的关心和帮助。她告诉我们,乡长每周都会去挨家挨户探访,一旦有什么需要,他就立马帮忙解决。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她说:“将来的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的,党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我们可以放心地去奋斗了!”
(调研队了解当地吊瓜基地)
调研队顺着宽阔的水泥路行走着,虽然今天下着小雨,队员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道路泥泞难行。道路边上都修建了护栏,护栏外面有连片的吊瓜基地和香菇大棚,延伸到山脚下。山麓的民房大多是二层小楼,道路修到了各家门前,调研队便一户户拜访。许多居民都不在家,队员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户人家,一进门就受到了热情地接待。
(调研队在当地居民家中)
几个老大爷正在打长牌,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现在村里住的人少时,一个大爷笑答到:“大家好多人现在去县里乡里的扶贫车间工作去了,村里现在搞着吊瓜和香菇大棚,农闲的时候就出去打工挣点钱了”。仔细了解过后,队员们知道了这个大爷以前也是个贫困户。“前几年大孩子在上中学,小女儿又生病了,家里的生活突然过不下去了。直到政府下发了专项扶贫资金,还派人教我养猪技术,终于在去年脱贫了”,大爷自豪地说道,“村里还给我颁发了‘养猪大王’奖嘞!”当问到另一位大爷作为非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看法时,他说道:“要说政府的扶贫,怎么只是对着贫困户的呢?村里为了脱贫,修公路,修民房,建大棚,我们作为非贫困户也是可以一起享受到这些好处的。看着这些家庭度过了难关,我们也是发自心底地感到开心啊!”
调研队又拜访了六七户人家,虽然他们贫困的原因不同,有因病致贫的,有因为住房问题贫困的,有因为孩子上学贫困的,但是无一例外地,他们都没有被党和政府忘记,都受到了最及时、最有效的帮助。在和村民的交谈过程中,当队员们问到他们还对扶贫工作的改进建议时,绝大多数村民都是这样说的:“我们还能希望政府做些什么更多的呢?我们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扶贫工作组都帮我们做到了。除非是那些什么都不干的,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才会更加奢求更多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自己也会努力过得更好!”
在新县,这样的贫困村曾经有七八十个,现在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9%,贫困人口只剩下九百余人。“一道杠,两不愁,三保障”已经不再是口号。在调研队此次下乡,与贫困村农民面对面地交流之后,队员们被基层扶贫工作的落实成效深深地触动了。农村的物质生活在改革开放40年来早已深深地改变了,但扶贫攻坚战做的更多的,是使最后一批贫困人口完成蜕变,让他们也可以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放下顾虑,全力以赴地去奋斗,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85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