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建筑镌史韵,活化续英魂:武大学子踏访珞珈抗战遗迹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黄禧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3月24日,武汉大学法学院调研队走访周恩来故居、李达故居等多处珞珈抗战遗迹,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武汉大学抗战文物保护与利用现状。行走在珞珈山的抗战遗迹间,调研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每一处建筑承载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民族精神的永恒跃动。

周恩来故居

周恩来旧居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位于珞珈山南坡,是一栋坐北朝南西式二层楼房,与附近十余幢同期修建的别墅群一道,被统称为武大“老十八栋”。1937年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中心。时任中共长江中央局主要负责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和时任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理事的邓颖超,在1938年的春天由汉口迁到这里居住。在此居住期间,周恩来曾两次向武汉大学爱国师生发表演说,宣传抗日形势和中共的统战政策,号召广大青年奔赴抗日前线,挽救民族危亡。

透过统战教育基地的专题展陈,队员们看到了抗战时期各方力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的伟大历史进程。站在周恩来故居中,队员们的内心亦盈满自豪与感动: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珞珈山南麓西部,坐北向南,背靠珞珈山南坡,是1954年建成的,也属于武大早期建筑之一。李达作为武汉大学校长,自1953年到1966年,一直居住、生活这里,直至1966年8月去世。故居展览厅内,共分为“立志救国”“漫漫求索”“主政珞珈”“懿范永存”等六个板块,通过现存史料、手稿、档案材料及图片资料,全面介绍了李达先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将武汉大学办成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调研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李达同志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还学习到了他“坚持真理,不屈不挠,身体力行,万世师表”的伟大革命精神。队员们深感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牢记使命,继承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优良传统,弘扬奉献精神,发扬奋斗精神,努力学习,夯实专业本领,争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半山庐

这座两层本栋连体的精致别墅,是首任校长王世杰为吸纳天下英才来校执教而在珞珈山北麓山腰建造的一座单身教授宿舍,半山庐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半山庐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小巧玲珑、环境幽雅。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屋檐毫无装饰讲究,整栋小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及显质朴,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浑然一体。

半山庐苍翠的爬山虎掩映着砖木小楼,队员们感受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如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展现出革命力量的磅礴伟大。然而,队员们在调研文保单位标志碑时亦发现,其周边杂物随意堆放,现场杂乱,标志碑亦亟待修缮维护。这一情况反映出文物保护细节工作仍有提升空间,需相关部门重视并及时处理。

宋卿体育馆

以黎元洪的“字”(宋卿)命名的宋卿体育馆采用中国古典宫殿的飞檐结构,屋顶采用三铰拱钢架结构,跨度空间特别大而且采光也好。建筑内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四周绕有回廊,侧墙框架结构。正面看台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内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屋顶覆绿色琉璃瓦,钩角的屋檐上还有些动物的石刻,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为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采光通风等条件。1947年,武汉大学六一惨案追悼地在这里举行。

在宋卿体育馆南面,有一座“六一亭”,是为纪念在六一惨案中遇害的三位进步学生:黄鸣岗、王志德、陈如丰。当队员们望向“六一亭”镌刻的烈士姓名,春日细雨正掠过斗拱飞檐,“建筑不仅是空间载体,更是时间容器,将‘六一惨案’的悲壮与‘抗战必胜’的信念熔铸成永恒的精神坐标。”

每一处遗迹都不仅是凝固的抗战记忆,更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鲜活载体。抗战遗迹保护既是技术命题更是时代使命。当武汉大学校史馆开展主题教育,当人们走进周恩来、李达故居,感受革命者的生活与风骨,历史便不再是尘封的往事,而成为滋养当代的精神源泉。

未来,团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索“建筑本体保护-历史价值阐释-教育功能延伸”三位一体的活化路径,让珞珈抗战遗迹真正成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立体教科书,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滋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童心绘安全,携手护未来
如今道路交通愈发复杂,车辆增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小朋友的交通安全意识,3月23日,成都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仙韵社区,共同举办了一场以“守交规,护平安”为主…
南阳师范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举办 “酵启绿境,减负水资源新探索”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叶旭/文李长迪/图)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强青年学子水资源保护意识,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于2025年3月22日在逸夫楼东广场举办“酵启绿境,减负水资源新探索”主题…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开展南阳玉文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李俊阅/文李长迪/图)为弘扬和传承玉文化,展示南阳玉石和玉雕的独特魅力,增强市民对南阳玉文化的认识,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于3月16日在南阳石佛寺玉器市场和国际玉城,开展南阳玉文化宣传志愿…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会议,学院党委班子…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度“大创”结项答辩圆满结束
(刘思灿刘子悦)创新引领未来,实践铸就成长。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结项答辩会于3月27日下午顺利举行。来自各学院的青年学子以创新为匙,以方法为基,立足生…
湖师大公管院子非鱼思辩社与三社团联合开展“青春志愿续薪火,雷锋精神伴我行”团日活动
(通讯员刘禹军李慧祯孔一冰)为传承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气,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子非鱼思辩社联合晨艺协会、三元学社、乡村振兴研究会共同举办了“青春志愿续薪火,雷锋精神伴我行”团日活动,活动时…
湖师大公管院子非鱼思辩社时事评论会于3月25日在桃花坪校区实训楼举行
(通讯员马效萍周雨霄李慧祯)3月25日晚上七点至九点,子非鱼思辩社与公管院青评部合办的活动——时事评论会在桃花坪校区实训楼举行。此次评论会以“AI思辨实验室”为主题,围绕“AI使用的利弊”进行思辨讨论…
红色沂蒙:无私奉献下的精神脊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无私奉献这一核心,大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以及英雄的故事,深入挖掘那些蕴含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事迹,让大众深切感悟先辈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毫无保留…
发扬沂蒙精神,系好思想的第一颗纽扣
发扬沂蒙精神,系好思想的第一颗纽扣2025年3月11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三汊矶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
沂蒙精神“声”入人心,擘画社区奋进新篇
在新时代精神谱系的宏阔版图中,沂蒙精神以其独树一帜的特质与深邃厚重的底蕴,源源不断地释放着鼓舞人心、砥砺奋进的强大能量。近日,一场极具意义与特色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于三汊矶社区盛大启幕,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