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早茶博物馆内,古韵四溢,各类展品生动展现了泰州早茶的历史沿革与独特魅力。从早期茶社使用的陈旧桌椅、历经岁月的煮茶器具,到详细记录不同时期早茶风俗变迁的文献资料,无一不让人感受到早茶在泰州人生活中的厚重地位。
活动现场,课题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序推进普法工作。精心设计制作的宣传册,内容编排严谨且富有巧思。其中详细阐述了《泰州市标准化条例》的核心要义,涵盖了从生产领域的原材料质量标准把控,到流通环节的产品追溯要求,再到消费终端的服务规范细则,全方位展示了该条例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各环节的规范指引作用。同时,宣传册巧妙融入早茶元素,以蟹黄包、泰州干丝等知名早茶菜品为例,具体讲解标准化在食材选择、制作工艺、成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实践应用。例如,介绍富春包子时,细致说明面粉的标准面筋含量、馅料的荤素配比标准以及包子褶数、外观成型标准等,让市民和游客直观了解到早茶背后的标准化支撑,深刻认识到该条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
馆内显著位置摆放的主题易拉宝同样吸睛,画面设计兼顾艺术美感与信息传达准确性。一旁的课题组成员耐心地为过往路人、游客讲解易拉宝画面内容。不少本地市民积极参与互动,一位资深茶客感慨道:“吃了几十年早茶,今天才晓得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这法规真是保障咱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宣传得太及时了!”外地游客也纷纷驻足,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来泰州旅游,早茶是必体验项目,没想到顺带了解了当地法规,回去给朋友们分享旅游见闻时,又多了个有趣的知识点,感觉泰州这座城市很有内涵。”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之所以选定早茶博物馆作为普法前沿阵地,是充分考量到早茶作为泰州标志性本土文化的强大凝聚力与广泛受众面。“早茶不仅是饮食文化,更是泰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借助这一载体宣传《泰州市标准化条例》,能够实现文化与法治的深度互融,让市民在熟悉喜爱的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规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同时助力本土早茶产业依据标准规范做大做强,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赢。”
此次早茶博物馆普法活动仅是开端,后续课题组将深度总结经验,持续挖掘泰州更多本土文化宝藏与地方性法规的契合点,创新普法形式,拓宽普法渠道,扎实推动法治文化在泰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绘就法治泰州、文化泰州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61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