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行者无疆·秦育遗韵”社会实践团近期在西安开展了一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历时四天半,实践团深入西安多个文化地标和非遗传承地,全面探索了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与教育融合的新途径。
在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先后参观了碑林博物馆、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等多个文化性场馆,亲身体验了碑刻拓印、皮影戏、等非遗项目,还与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也让他们了解到了非遗传承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同时,实践团还深入社区、学校等地,通过问卷调研和随机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了社会各界对于非遗教育创新的理解和看法。这些调研数据为实践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他们探索非遗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授,更在于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创新的不断探索。
此外,实践团还深入了解了西安鼓乐、秦腔、造纸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与现状,感受到了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和创新性。他们相信,通过教育和创新的结合,非遗文化一定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次西安之行让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挑战,也探索了非遗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他们表示,将在日后更加努力地保护、传承和宣扬非遗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期待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继续探索更多关于“非遗+”融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5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