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流域4亿人口的生存发展与生态安全。2016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武汉作为长江中游核心城市,既是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也是探索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试验田。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以《长江保护法》为纲领,通过关停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非法码头、修复湿地生态等举措,推动长江武汉段水质从2018年的Ⅲ类提升至稳定Ⅱ类标准,江豚种群重现、候鸟迁徙量倍增等生态“指标”印证治理成效。然而,长江保护仍面临流域协同不足、历史污染修复难、公众参与机制待深化等挑战。为此,我们聚焦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以其在法治保障、跨部门协作、科技治污及公众动员中的创新实践为切口,探究超大城市如何以系统性治理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为长江全流域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武汉经验”。
二、调研地点
调研地点: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湖北省内长江大保护的核心执行机构之一,在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法治保障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职能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生态环境基本制度、负责全市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全市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以及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市生态保护修复等。
三、调研内容
在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取得联系后,本调研小组深入查阅相关资料并拟定好访谈提纲,先后访谈了生态环境局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和宣教中心的多名工作人员。
1.访谈政策法规处,了解工作内容
Q:(王科长、秦处长您好!)本调研小组了解到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生态系统损害赔偿以及修复。与环境公益诉讼相比,生态损害赔偿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A:二者都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手段。但其发起主体和办理流程都有所区别。损害赔偿是行政机关发起的,由环保、规划、水务、筑建、园林、农业等六个部门发起并进行环境污染防治,其流程是在接收到线索后进行调查,然后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鉴定,接着与相关企业进行磋商来确定生态修复方式,如果企业不配合,才会向企业提起诉讼。而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主导的,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对环境污染的行为直接提起诉讼。
Q:那六个部门的污染线索是如何得知的呢?
A:根据《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一共有十个线索来源,比如说行政处罚、环保督察、法院审判案件时发现相关线索、其他部门发现等。
Q:因为长江大保护涉及到长江流域的诸多城市,请问在湖北省内有什么相关区域合作的方式吗?
A:我们市环保局主要还是在武汉市范围内开展,但会有一定的突破去进行联防联控。目前我们有建立一个“1+8都市圈”,以武汉为核心,在这个都市圈内开展一些大气的联防联控、流域的联防联控,还有在举办大型活动像之前的军运会时也会与周边城市合作。还有像武汉、孝感、随州三市也制定了《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这也是区域合作加深的一个表现。
Q:因为目前区域之间、各部门之间合作变多,在实践过程中,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有困难的地方?
A:我突然想到一个,是关于秸秆焚烧问题的。秸秆焚烧这一行为是被禁止的,但是这个事情屡禁不止,因为在群众看来,以前都是这么处理的,也没说会影响环境,怎么突然就不给烧了;农业局也出过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些鼓励政策和制度,就是说如果不烧秸秆,把它打包之后放在综合利用手机店,可以有一定的奖励措施;我们和农业部门、乡镇街道之间也在互相配合这个事情,但是确实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群众的观念短时间内也很难转变。
2.对话宣教中心,关注群众参与
在与宣教中心的工作人员访谈后,本调研小组切实体会到了工作人员对于宣传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思想的热忱和用心。宣教中心承担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具体工作,需要切实地参与到人民群众中去。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宣教中心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和推进环保设施想公众开放。其中,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我们本次调研了解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最广泛、最直接参与环保工作的方式。比如六·五环境日系列主题活动、在社区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推动环保活动进高校等活动,推动更多群众提升环保意识,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3.采访行政审批处,把握环评流程
通过对话行政审批处的工作人员,本调研小组大致了解了“环评批复”的流程及其实施时的“三同时要求”。在建筑工程等项目实施以前,需要生态环保局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和批复,其流程是建筑单位可以自行编撰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编写,然后向环保部门报批,环保部门会在专家库中抽取专家成立小组针对“环评报告”进行全面审核,根据报告内容是否全面、科学来决定是否通过这一报告;并且在“环评批复”通过后,会继续对建筑单位进行监管,监督其按照“三同时的要求”落实环评报告中的内容;在完工后,企业可以自行验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并且将完整的报告上传到相关信息公开网站。
四、调研感悟
经过此次调研,本调研小组发现,长江大保护的实施需要协同治理,“1+8都市圈”和《三地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是城市之间的配合,对秸秆焚烧的制止和秸秆处理新方式是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公众提升自我意识、自发节水等行为是人民群众与执法人员之间的配合,只有各个群体通力合作,才能真正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支点,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宣传和普及环保思想,比如说之前实验艺术学校的学生用东湖打捞上来的水草制作宣传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地进行宣传。
长江奔流不息,守护永无止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9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