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佛山大学管理学院青风实践团成员在佛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谢中元教授的带领下,奔赴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
归湖镇作为重要的革命历史见证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高升村、戴万平故居等多处革命遗迹。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归湖镇深厚的红色底蕴成为其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实践团成员积极投身实地走访,深入探寻革命遗迹背后的红色故事,旨在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归湖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他们期望通过文旅融合等模式,助力归湖镇借助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重焕生机,推动乡村在产业文化等多方面实现新跨越。
图为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黄嘉康供图
高升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红色所在的根据地。该村东面与大山乡交界,西面与高原村接壤,南面连东明村,北面接高峰村及凤凰镇。高升村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历史悠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登荣区的革命活动中心。从1927年至1934年,建立了革命赤卫队;1948年,韩江纵队及之后的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驻在该地区,先后在五股(今凤南)发动青年参加革命,队伍日渐壮大,期间在牛担湾设报社《自由韩江》,在双桠村设被服厂,在桔树坑村设修械厂,石壁头设医疗所。全村有80户,约380人。共7个自然村组成,即由双垭一村、双垭二村、石壁头、大溪墘、桔树坑、鹿湖、石古(靠)脚。
图为村干部与实践团成员开展讨论黄嘉康供图
经过与高升村村干部及村民的深入交流访谈,实践团成员发现,高升村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景点建设简陋且缺乏特色,难以吸引游客,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但高升村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山村人文景观,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灵感。实践团表示,将积极与归湖镇政府协作,通过拍摄宣传视频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以红色文化为重要驱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
图为戴平万故居遗址 黄嘉康供图
在广东潮州的历史中,除高升村红色遗迹外,还有一段意义非凡却鲜为人知的红色文化篇章。民族危难时,一支“左联”队伍从韩江出发奔赴上海滩,以笔为剑,用文艺作品引领青年学子投身革命,展现左联爱国精神。其中,作为“双子星”之一戴平万,其故居儒林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儒林第始建于清晚期,历经日军轰炸、土改分配、村民翻新。自2019年起,当地对其进行修缮与展陈。2020年,儒林第被列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成为潮州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2022年7月,入选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图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黄嘉康供图
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结束对故居的参观,对“左联英杰”戴平万的故事有了更为深刻且独特的认识,心中的敬意愈发浓烈。回到村委会后,再次阅读相关书籍,对溪口村的村史和戴平万的革命故事更加了解,不仅解开了参观时的诸多疑问,更被红色故事里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触动。这些宝贵的红色记忆,如明灯般激励着实践团成员,在未来坚定地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归湖镇的红色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决心通过自身努力,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推动归湖镇走出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通讯员 洪露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