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桂风红韵”团队在广西贵港市开展了以“壮美八桂·红色印记与民族情怀”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贵港市博物馆和中共一大遗址,探寻红色文化如何在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调研,团队取得了丰富成果。
此次调研于1月17日至2月20日进行,涵盖了实地走访、访谈、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等多个环节。1月17日至21日,团队成员集合后,按照预定路线先后走访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贵港博物馆等地,详细了解了贵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红色文化发展脉络,感受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人员访谈,团队收集了大量关于红色文化影响和民族团结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在贵港博物馆调研期间,团队了解到贵港在革命年代如何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红色精神如何影响了一代代贵港人民。
1月22日至26日,团队走访了覃塘区、港南区及桂平市的多个民族村寨,深入了解壮族的“三月三”歌圩、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跳花节”和侗族的“侗年”等传统节庆活动如何成为民族团结的桥梁。通过与村寨长者、文化传承人及村民的交流,团队发现,贵港在多民族共居中形成了互尊互助的良好氛围,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还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民族认同和团结。
1月27日至31日,团队集中整理了走访期间收集的大量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分析贵港在红色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促进方面的政策措施、社会参与及教育推广方式。调研发现,贵港市政府通过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项目,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址、开展主题演讲和文艺表演,让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同时,民族团结教育也融入了日常教学中,通过民族语言教学、文化展示等方式,让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了解、共同成长。
2月1日至15日,团队成员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及实践成果的展示制作。团队总结认为,贵港在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方面,形成了保护与发展并重、教育与实践结合、政府引导与民间参与共促的模式。尽管在资源整合、资金投入、文化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但贵港的实践为全国其他多民族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团队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文化传承形式,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持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关系的理解,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广西师范大学“桂风红韵”团队供稿)
图:丘漫 苏文慧
文:陶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